
猶銜木。 金 元好問 《遊承天懸泉》詩:“ 子胥 鼓浪怒未洩,精衛銜薪心獨苦。”
“銜薪”是一個漢語詞語,屬于文學化表達,具體解釋如下:
銜薪意為“猶銜木”,即用嘴銜着木柴或柴草,常用于比喻堅持不懈的努力。該詞源自金代元好問的詩作《遊承天懸泉》:“子胥鼓浪怒未洩,精衛銜薪心獨苦。”此處借“精衛銜薪”的意象,暗含典故“精衛填海”,表達不畏艱難、持之以恒的精神。
該詞屬于古漢語詞彙,現代語境下更常見的是“銜石”或“銜木”。例如,清代顧炎武的詩中也有“銜木到終古”之句,與“銜薪”表達類似意象。如需引用,建議結合具體詩文背景,避免歧義。
《銜薪》是一個成語,意為懷才不遇、郁郁寡歡。它通常用來形容有才華的人在社會上得不到認可而深感失望、沮喪。
《銜薪》的兩個字分别由“⺡”和“艹”組成。其中,“⺡”是人的部首,“艹”是草的部首。它們分别有4和4個筆畫。
《銜薪》最早出自《詩經·大雅·文王》:“銜草集薪,言采其植。”後來在曆代文獻中多次被引用。在繁體中,它的寫法是「鹹薪」。
在古代,漢字的形狀和書寫方式與現代有所不同。以《銜薪》為例,其古代寫法可能稍有不同,但整體上保持了基本的結構和意義。
1. 他一直在默默耕耘,但始終隻能《銜薪》。
2. 天賦異禀的他遭遇了許多困難,一直在努力逆境而行,但仍然悲觀地感覺自己在《銜薪》。
1. 銜泥:指馱着泥土。
2. 銜幹:指抱着樹幹或枝幹。
3. 銜接:指事物相連接、接合。
郁郁寡歡、黯然神傷
鹹魚翻身、成功發達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