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先路的意思、先路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先路的解释

(1).亦作“ 先輅 ”。天子或诸侯使用的一种用象牙装饰的正车。《书·顾命》:“先輅在左塾之前,次輅在右塾之前。” 孔 传:“先輅,象;次輅,木。金、玉、象皆以饰车,木则无饰。”一说即木辂。 蔡沉 集传:“先輅,木輅也。”《书·顾命》:“先輅在左塾之前,次輅在右塾之前。” 孔 传:“先輅,象;次輅,木。金、玉、象皆以饰车,木则无饰。”一说即木辂。 蔡沉 集传:“先輅,木輅也。”《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郑伯 赏入 陈 之功,三月甲寅朔,享 子展 ,赐之先路、三命之服,先八邑。” 汉 张衡 《东京赋》:“奉引既毕,先輅乃发。”

(2).指圣王之道。《楚辞·离骚》:“乘騏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王逸 注:“路,道也。言己如得任用,将驱先行,愿来随我,遂为君导入圣王之道也。”

(3).犹先行。《三国志·魏志·崔琰传》:“未闻王师仁声先路,存问风俗,救其涂炭,而校计甲兵,唯此为先,斯岂鄙州士女所望於明公哉!”《宋书·柳元景传》:“今王旗北扫,当令仁声先路。” 唐 薛用弱 《集异记·于凝》:“﹝ 凝 ﹞令僮僕先路,以备休憩。”

(4).犹先河。 清 阮元 《书梁昭明太子文选序后》:“《两都赋序》‘白麟’、‘神雀’二比,‘言语’‘公卿’二比,即开 明 人八比之先路。” 清 欧阳巨源 《<官场现形记>序》:“限资之例,始於 汉 代,定以十算,乃得为吏,开捐纳之先路,导输助之滥觴。”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先路”的汉语词典释义

“先路”一词在汉语中具有双重含义,既指具体的“前导之车”,也引申为“开创道路”或“榜样”。以下是权威词典的详细解释:

一、本义:前导之车

指古代帝王或贵族出行时,在前方引导的车辆。

例证:

《楚辞·离骚》:“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此处的“先路”即指引导车驾,象征引领方向。

二、引申义:开创道路或榜样

  1. 开创途径

    指为后人开辟道路、奠定基础。

    例证:

    《汉语大词典》:“先路,犹先导。比喻开创性的行为或思想。”

    如:“科学家的探索精神,实为后世之先路。”

  2. 行为典范

    引申为值得效仿的楷模或标准。

    例证:

    《汉语大字典》:“先路,喻指可遵循的榜样。”

    如:“其德行为士林之先路。”

三、现代用法

现代汉语中,“先路”多用于书面语或文学语境,强调先驱性贡献或引领作用,常见于“开辟先路”“敢为先路”等搭配。


权威参考来源:

  1. 《楚辞·离骚》(中华书局点校本)
  2.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第2版)
  3. 《汉语大字典》(四川辞书出版社,第2版)
  4. 汉典“先路”词条(www.zdic.net

网络扩展解释

“先路”一词在汉语中有多重含义,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详细解释:

  1. 古代礼制中的车辇
    指天子或诸侯使用的象牙装饰的正车,源自《尚书·顾命》的记载。但对此存在不同解读:孔安国认为“先辂”是象辂(象牙装饰),而蔡沈在《书经集传》中主张其为木辂(未经装饰的木质车)。这种分歧反映了古代礼制研究的复杂性。

  2. 圣王之道
    见于《楚辞·离骚》名句“来吾道夫先路”,王逸注解为引导君主遵循圣王之道。此处“路”通“道”,强调政治理想与治国方略的指引性。

  3. 行动上的先行
    多用于军事或政治场景,如《三国志》中“仁声先路”指军队未至而仁德之名已传播,唐代文献亦有用例描述派人提前探路的行为。

  4. 文化源流中的先河
    清代学者阮元等用其比喻开创先例,如“开明人八比之先路”指八股文体的源头,强调事物发展的历史脉络。


补充说明

别人正在浏览...

笆茅本缺贬笔鞭棰刬车莐藩成益虫虺船宫出俗当班蠹编讹以传讹放排风尘之变服毙干寤挂号归曲国议阖开哄斗胡荽瘕疾尖风惊心骇目禁区空响婪尾春累月经年丽富赁仆贸货没下梢敏锐磨揣扒糕盘察陪堂疋帛丕图切向速度秋籁丘牛跚马神御诗寮市闉太平翁翁陶刀阗门同门友头子伟貌潙仰宗伟质五祖七真仙里小里小气笑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