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山海关的意思、山海关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山海关的解释

[Shanhaiguan] 中国明代万里长城东端第一关。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境内,扼辽西走廊西南口,城固楼雄,自古为交通要冲

详细解释

古称 渝关 ,或作 榆关 。又名 临渝关 、 临闾关 。为 河北省 旧 临榆县 之东门,长城的起点。今属 秦皇岛 市。 明 初置关戍守,因其背山面海,故取名 山海关 。北依 角山 ,东临 渤海 ,联接 华北 与 东北 平原。形势险要,自古为交通要隘,有“天下第一关”之称。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山海关是中国明长城东端的重要关隘,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东北部,地理坐标为北纬39°56'至40°08',东经119°24'至119°51'。其名称源自“依山襟海”的自然地貌特征,《现代汉语词典》将其定义为“因北倚燕山,南临渤海,得名山海关”。该关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由大将军徐达主持修建,现存城墙周长约4公里,设有四座城门,其中东门悬有明代书法家萧显所书“天下第一关”匾额,这一别称在《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中被记载为“形容其‘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战略地位”。

作为长城军事防御体系的代表,山海关的瓮城结构、箭楼布局均体现明代筑城技术特点,国家文物局资料显示其城墙高度达14米,墙基宽达15米。历史上该关是明清战争、甲申之变等重大事件的见证地,清史稿记载1644年吴三桂在此引清军入关,直接导致明朝灭亡。1987年,山海关作为长城组成部分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确认其“人类建筑史上罕见的军事防御工程遗产”价值。

网络扩展解释

山海关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关隘,其含义可从以下方面综合解析:

一、地理位置

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东北15公里处,北倚燕山,南临渤海,扼守辽西走廊西南口,是华北与东北的咽喉要冲,素有“两京锁钥无双地”之称。

二、历史沿革

三、建筑特征

四、文化象征

如需更详细的历史事件或旅游信息,可参考权威历史文献或秦皇岛市文旅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宝珈布基纳法索长蛇趁程闯席窜点典学调式断袖之好杜诗韩集反省分甘讽说富盛跟车更世功德天缑峰馆僚駻駻嚆矢惶怒回鞍讲帷交缠徼怨介狄嗟嗟寄物宽譬镴焊烂糟糟礼分灵凤龙江虎浪煤核儿闷酒母马炮位袍襗偏闰琼枝玉树筇竹杖阒黑人仰马翻宂渎软叽咯托三亭沙木松狗算来讨诵提邦同恶相助媮合苟容威风祥麟文章货物极则反无厌足相失交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