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无终的意思、无终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无终的解释

(1).没有终止;没有穷极。《庄子·则阳》:“与物无终无始,无几无时。” 南朝 齐 明僧绍 《正二教论》:“道常出乎无始,入乎无终,靡应非身,尘劫非遐,此其所以为教也。”

(2). 三国 魏 田畴 志行卓越,隐居 无终山 。后人因以为隐逸之典。 晋 陶潜 《拟古》诗之二:“辞家夙严驾,当往志 无终 。” 清 阎尔梅 《汧置草堂读史》诗:“ 郭泰 辞徵虚有道, 田畴 抗节隐 无终 。”

(3).古代 山戎 国名。 春秋 时分布在今 山西省 太原市 东,后迁至 河北省 玉田县 西北 无终山 ,因山而得名。《左传·襄公四年》:“ 无终子 嘉父 使 孟乐 如 晋 ,因 魏庄子 纳虎豹之皮,以请和诸 戎 。” 杜预 注:“ 无终 , 山戎 国名。”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无终”作为汉语复合词,其释义可从三个维度解析:

一、基本释义 “无终”字面意为没有终结、永无止境。《汉语大词典》释为“没有终止,没有穷尽”,多用于描述时间或状态的延续性,如“岁月无终”“思念无终”。《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将其定义为“不能完结的事物发展过程”,强调动态持续性。

二、历史地理专名 特指春秋时期山戎部族建立的“无终国”,其地域范围在今天津市蓟州区西北部。《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记载该古国存在于公元前7-4世纪,后为燕国所并,其名源自“山峦连绵不绝”的地貌特征。

三、文学哲学引申

  1. 诗歌意象:陶渊明《读山海经》中“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句,注家多解“无终”为理想未竟的怅惘
  2. 哲学概念:道家典籍中引申为“道体周行不殆”,《庄子·知北游》有“无终无始,无几无时”的宇宙观表述

注:文献来源包含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中华书局《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商务印书馆《陶渊明集校注》等权威出版物。

网络扩展解释

“无终”一词的释义可从以下三个层面展开,综合多个来源信息:

一、核心语义

  1. 时间范畴
    指事物没有终止或穷尽的状态,源自道家哲学思想。如《庄子·则阳》「与物无终无始,无几无时」,强调道的永恒性。南朝明僧绍《正二教论》进一步阐释「道常出乎无始,入乎无终」,体现时空的无限延续。

  2. 地理概念
    作为古代山戎部族建立的国名,其地理位置存在演变:

    • 春秋初期分布于今山西太原东部
    • 后迁徙至河北玉田县西北无终山(因山得名)
    • 《左传·襄公四年》记载其首领曾向晋国献礼求和。

二、文化意象
三国时期魏国隐士田畴因志行高洁,隐居无终山,使该词衍生出隐逸文化符号。如陶渊明《拟古》诗云「当往志无终」,清代阎尔梅诗句「田畴抗节隐无终」,均以地名代指高士风骨。

三、语言应用
现代汉语中常用于比喻性表达,如:

建议结合具体语境选择释义,完整考据可参考《庄子》《左传》等典籍及历史地理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鞍子局百足之虫,至断不蹶悲耻迸箨差排齿歼初刻从赋大发议论簟纹儿童文学放虎归山放生放射性方质弓车鸹鸧卦兆诡故豪汰简傲絶俗基里巴斯荆朴金粟尺捐命惧惮灵水伶透厖鸿酿米捻具撚指跑碴清宫除道悫士人中骐骥荣耀森森蹜蹜伤世设罝身长声张神诀谥寳收采双套车疏傅水砦鼠目麞头厮说诵佩筒袖铠王后卢前万乘挽僮危季文绉文烛枭破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