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夺的意思、抄夺的详细解释
抄夺的解释
亦作“ 抄敚 ”。抢劫掠夺。《后汉书·刘虞传》:“ 虞 所賚赏典当胡夷, 瓚 数抄夺之。”《南齐书·张敬儿传》:“百姓既相抄敚, 敬儿 至 江陵 ,诛 攸之 亲党,没入其财物数十万,悉以入私。”《南史·梁纪中·武帝下》:“时四方征镇入援者三十餘万,莫有鬭志,自相抄夺而已。”
词语分解
- 抄的解释 抄 ā 誊写,照原文写:抄本。抄写。抄袭。传抄。 搜查而没收:抄没(?)。抄家。抄斩。 走简捷的路:抄近。抄小道。包抄。 同“绰”。 笔画数:; 部首:扌; 笔顺编号:
- 夺的解释 夺 (奪) ó 抢,强取:抢夺。掠夺。巧取豪夺。强(僴 )词夺理。 争先取到:夺得最后胜利。夺魁。夺冠(刵 )。 冲开:夺门而出。 丧失,削除:剥夺。褫夺(剥夺)。夺志(改变志向或意愿)。 晃动:光彩
网络扩展解释
“抄夺”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要点综合解析:
一、基本含义
“抄夺”指通过武力或暴力手段强行夺取他人财物,核心含义为抢劫、掠夺。部分现代词典(如查字典)提到其引申为“抄袭或侵占他人成果”,但此用法在古籍中未见明确例证,可能是词义的现代扩展。
二、历史文献中的使用
- 《后汉书·刘虞传》记载:“瓚数抄夺之”,描述将领公孙瓒多次掠夺财物;
- 《南史·梁武帝本纪》提到军队“自相抄夺”,反映战乱中士兵互相抢夺的乱象。
三、词源与结构
- “抄”:本义为“掠取”,如《广雅》注“强取也”;
- “夺”:意为“强行取得”,二字组合强化了暴力夺取的语义。
四、近现代用法
现代语境中多用于描述历史事件或文学作品中,例如:“乱军抄夺百姓粮草”。需注意与“抄袭”类词汇的区分,避免混淆。
若需进一步考证古籍原文,可参考《后汉书》《南齐书》等文献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二
抄夺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抄夺这个词在汉语中是一个动词,它指的是非法盗取别人的财物或权益。抄夺的意思是以不正当的手段去剥夺他人的财产或权益。
拆分部首和笔画:
抄夺这个词可以拆分成两个部首,分别是手部部首扌和贝部部首贝。抄夺的总笔画数是11画。
来源和繁体:
抄夺这个词的简体字形来源于繁体字「䳵」。繁体字的写法中,上部是「爫」,下部是「貝」。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书写中,抄夺的写法并没有太大变化,仍然是组合了「手」和「贝」两个部首来表示。因为字形演变以及字体的变化,现代汉字的简化字形更加规范。
例句:
1. 他被指控抄夺了他人的专利技术。
2. 知识产权的抄夺会导致创新的停滞。
组词、近义词、反义词等:
组词:抄袭、盗窃、坑蒙拐骗、侵占、偷盗
近义词:偷窃、偷取、盗取、侵犯
反义词:守法、遵守、让渡、归还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