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参将的意思、参将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参将的解释

武官名。 明 置,位次于总兵、副总兵。 清 因之,位次于副将。凡参将之为提督及巡抚统理营务的,称提标中军参将、抚标中军参将。参阅《明史·职官志五》、《清文献通考·职官十一》。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参将是明清两代军事官职名称,属武职外官系统,为镇守地方的高级将领之一。该词最早见于《明史·职官志》,指“参预总兵官军务”的将领,在总兵、副总兵之下,品秩初定为正三品,后调整为从三品。

从职能划分来看,参将主要承担三方面军事职责:一是统领营兵驻守要地,如明代蓟镇参将分守古北口等关隘;二是督理屯田粮饷,《大明会典》载其需“兼管屯种水利”;三是战时随总兵出征,如万历朝鲜战争中多名参将参与对日作战。清代沿置此职,雍正年间定制为绿营兵统兵官,辖兵1200-1800人,如台湾镇标中营参将即属此类建制。

该官职名称构成具有典型明代军事术语特征,“参”取“参与谋划”之义,“将”指统兵之职,合称体现其辅佐主将的职能定位。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可见于《水浒传》第八十三回“宋江等授参将职衔”,印证了该官职在明代的实际存在状态。

网络扩展解释

根据多个权威来源的综合信息,“参将”是明清时期的武官职衔,具体释义如下:

  1. 朝代与职级

    • 明代:镇守边区的统兵官,无固定编制,职位低于总兵、副总兵,分守各军事要地。
    • 清代:沿袭明制,职位次于副将,官阶为正三品(绿营兵体系),相当于现代的上校级军官。
  2. 职能范围

    • 军事统辖:明代负责边防驻守,清代绿营参将管理本营军务。
    • 专项职责:漕运参将协同督运粮草;河道参将(如江南河标)负责调遣河工、防汛抢险;京师巡捕营参将掌管巡逻治安。
  3. 特殊类型

    • 提标/抚标中军参将:明代为提督或巡抚统理营务的属官,清代延续此职,协助处理地方军务。
  4. 历史地位

    • 明代参将是总兵的重要属官,清代则成为独立编制的常设武职,职能扩展到漕运、河工等非军事领域,反映了职官制度的分工细化。

以上内容综合了明清两代参将的职级演变、职能扩展及历史定位,相关细节可进一步查阅《明史·职官志》《清文献通考》等史料。

别人正在浏览...

摆款儿变局边屯不及事不可逆不宿采僚楚调毳罽翠鹢错开达棱等是地主东那西辏恶金飞土逐肉怫忾高逝觥挞撼天动地酣醉豪诞衡文讲戎解廌金沟具圃举莛扣钟留苦駡爹駡娘瞒天要价毛索麪筒名扬四海末胄拏云攫石频段潜溜奇服清戒倾觞清野棋势溶溶曳曳入肩嗓门尚仪汕汕时手水菽四山五岳眺注违负未济文杰湘川相见香盐写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