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下的手 ”。谓忍心下毒手。 元 无名氏 《马陵道》第二折:“哎,你个行刃的哥哥,你畅好是下的手!” 元 无名氏 《抱妆盒》第二折:“奉 刘娘娘 的懿旨,本待把裙刀将太子刺死,丢於 金水桥 河下。则见红光紫雾,罩定太子身上,怎敢下得手。”
“下得手”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在不同语境中有所差异,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详细解释:
“下得手”原意为忍心下毒手,指在行动中表现出狠心或决绝的态度。该词常见于古典文学作品,尤其在元代戏曲中频繁出现。例如: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典用例,可参考《马陵道》《抱妆盒》等元代戏曲原文。
《下得手》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指能够熟练地、成功地进行某种活动或达到某种目的。
《下得手》这个成语的拆分部首是“一(丨)”和“手”。
它的总笔画数是7画。
《下得手》这个成语的来源于中国古代的民间故事。
在繁体中,它的写法是「下得手」。
古代汉字的写法与现代略有不同,但《下得手》这个成语在古时候的写法与现代基本相同。
1. 他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厨师,能够在短时间内下得手。
2. 这个项目我已经研究了很久,现在我终于可以下得手了。
组词:下手、手下、手脚、下功夫
近义词:熟练、纯熟、出手
反义词:不上手、不得手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