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洿泽的意思、洿泽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洿泽的解释

(1).沼泽。 汉 陆贾 《新语·道基》:“规洿泽,通水泉。”

(2).鸟名。鹈鹕之别称。《诗·曹风·候人》“鵜在梁” 毛 传:“鵜,洿泽鸟也。”《尔雅·释鸟》“鵜,鴮鸅” 晋 郭璞 注:“今之鵜鶘也,好羣飞,沉水食鱼,故名洿泽,俗呼之为淘河。” 清 王鸣盛 《蛾术编·四家诗》:“《魏志·文帝纪》: 黄初 四年,鵜鶘鸟集灵芝池。詔曰:此所谓洿泽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洿泽(wū zé)是古汉语中的复合词,由“洿”与“泽”二字组成,需分释其本义与引申义:


一、字义解析

  1. “洿”的本义

    指低洼积水之地,引申为“污浊”。《说文解字》释:“洿,浊水不流也。”如《孟子·梁惠王上》载:“数罟不入洿池”,指密网不入洼地池塘,以保生态平衡 。

  2. “泽”的本义

    指水聚汇的湖沼。《风俗通义》称:“水草交厝,名之为泽。”如《史记》载“九泽”为古代著名湖泊 。


二、复合词“洿泽”的释义

  1. 自然地理概念

    指地势低陷、积水淤滞的沼泽区域。东汉王充《论衡·顺鼓》云:“久雨不霁,攻阴之洿泽”,描述阴雨连绵时洼地积水的自然现象 。

  2. 道德隐喻延伸

    因“洿”含污浊义,“洿泽”可喻指道德污秽或社会弊病。如《楚辞·七谏》以“处玄舍之幽门兮,穴岩石而窟伏”对比“从水蛟而为徒兮,与神龙乎休息”,暗讽混迹污泽者品格低下 。

  3. 文学意象运用

    在诗文中常象征荒芜衰败之境。如南朝谢灵运《撰征赋》写“眺濉涣之清澜,临洿泽之广衍”,以“洿泽”与清澜对照,突出地貌反差 。


三、权威文献参考


四、现代使用提示

该词属古汉语遗存词汇,现代汉语中已被“沼泽”“洼地”等替代,仅见于古籍研究或文学修辞。其字形“洿”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中未收录,正式书写宜用“污泽”或“沼泽” 。

网络扩展解释

“洿泽”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两方面解析:

一、自然地理含义

指沼泽或低洼积水之地。
“洿”本义为停滞的浊水(),如《孟子·梁惠王上》提到“数罟不入洿池”,即禁止在池塘过度捕捞;“泽”则为水聚之处,二者组合后泛指泥泞的湿地。汉代陆贾《新语·道基》中“规洿泽,通水泉”即描述治理沼泽、疏通水源的场景。

二、动物别称

指鹈鹕(一种大型水鸟)。
《诗经·曹风·候人》毛传及晋代郭璞注《尔雅》均提到“洿泽”为鹈鹕的别称,因其习性群居水泽、捕鱼为食,民间俗称“淘河”。

补充说明

该词现代已较少使用,多见于古籍或特定方言。如需进一步考证具体地理名称(如《山海经》中的“泜泽”),需结合更多历史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黯淡安全帽阿特拉斯龅齿鹎鵊雨本由便步走不矜细行策反插艾琤琮车辕窜死大国地关恶草具分争伏莽供过于求宫奚骨梗回轩混营子滹沱饭卷堂谲辞峻峻开芭可怜虫科要酷似老泼狗躐级六井毛姬没可得南栈道潘文乐旨烹熬仟佰起墖三传山瀑伤化败俗痁泄神清气茂受性双鱼税章酸削随步团行吐供唾洟外表王轨磑船畏肃五采向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