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吴 地所产的盐。以洁白著称。为四方所食。 唐肃宗 时,盐铁铸钱使 第五琦 于两 淮 所煮盐以洁白著名,后亦称两 淮 生产的盐为 吴 盐。 唐 李白 《梁园吟》:“玉盘杨梅为君设, 吴 盐如花皎白雪。” 宋 周邦彦 《少年游·商调》词:“ 并 刀如水, 吴 盐胜雪,纤手破新橙。” 清 陈维崧 《满江红·江村夏咏》词之一:“篱笋细醃红缕豉, 吴 盐小下银丝鯽。”
(2).喻白发。 清 陈维崧 《贺新郎·秋夜呈芝麓先生》词:“我在京华沦落久,恨 吴 盐只点愁人髮。” 清 黄景仁 《发颍州》诗:“预恐清镜里,两鬢堆 吴 盐。”
“吴盐”是一个具有历史、文化和文学多重含义的词汇,其核心解释如下:
指代优质盐品
“吴盐”最初指古代江淮地区(今江苏、安徽一带)生产的海盐。其特点是颜色雪白、质地细腻、味道清淡,被视为盐中上品。
文学意象
在诗词中,“吴盐”常被赋予美感,如李白《梁园吟》中“吴盐如花皎如雪”,以盐的洁白形容杨梅的晶莹;宋代周邦彦《少年游》则用“吴盐胜雪”烘托场景的雅致。
比喻白发
清代诗词中,“吴盐”被用来借指白发,如陈维崧《贺新郎》中“恨吴盐只点离人发”,以盐的白色暗喻岁月沧桑。
争议解释
个别资料提到“吴盐”指“无盐可用,形容贫穷”,但此说法缺乏广泛文献支持,可能为误传或特定语境下的引申。
“吴盐”既指古代江淮优质盐品,也是文学中象征纯净与沧桑的意象,需结合语境理解其具体含义。
吴盐是指江苏吴县产出的盐。该词由两个部分组成:吴(wú)和盐(yán)。吴的拆分部首是口,吴的笔画数是三;盐的拆分部首是钅,盐的笔画数是十。吴盐这个词来源于吴县的地域和盐的生产。
吴盐的繁体字为「吳鹽」。繁体字中的「吳」与简体字的「吴」部首无差异,「鹽」中的「鹿」部表示与「盐」字相同的意思。
古时候,盐的写法有多种。有记载显示,盐早期的写法类似于「鹽」,表示盐的原始形态。后来,「盐」的写法在汉字字形演变中逐渐定型。吴在古时候的写法没有明确的记录,可能是类似于现代的「吴」或者「吾」。
吴盐盛产于江苏吴县,以其味道鲜美、质量优良而闻名。
组词:盐池、盐井、盐块、盐湖等。近义词:江盐、吴县盐、苏盐等。反义词:非盐、白盐等。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