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日坛的意思、日坛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日坛的解释

旧时祭日之处。在今 北京市 朝阳区 朝阳门 外东南。 明 嘉靖 九年建。 明 清 二代均于每年春分日遣官致祭, 清 制遇甲丙戊庚壬年由皇帝亲祭。参阅 明 王三聘 《古今事物考·礼义·日月坛》、《清会典事例·礼部·中祀》。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日坛释义

一、核心释义

“日坛”指中国古代用于祭祀太阳神的特定祭坛,为皇家祭祀建筑。其名称由“日”(太阳)与“坛”(古代祭祀用的高台)组合而成,专指明清两代帝王祭祀太阳的场所。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日坛是“旧时帝王祭祀太阳的坛”㊟¹。

二、历史背景与功能

日坛始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年),位于北京朝阳门外,与月坛、天坛、地坛并称“四坛”,是明清皇家祭祀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²。据《明史·礼志》记载,每年春分日,皇帝或遣官至此举行“朝日礼”,以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³。

三、现代意义与文化延伸

  1. 实体遗存:今北京日坛公园(原坛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主体建筑包括拜台、神库、神厨等,体现明代坛庙建筑风格㊟⁴。
  2. 文化象征:衍生为地名(如北京日坛地区)、文化标识(如“日坛国际”等机构命名),象征光明与生机㊟⁵。

四、权威来源参考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 2016.
  2. 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北京志·世界文化遗产卷》. 北京出版社, 2006.
  3. 张廷玉(清).《明史·礼志》. 中华书局点校本.
  4. 国家文物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 文物出版社, 2018.
  5. 李学勤(主编).《中国古代文明大辞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10.

(注:因部分古籍及专业出版物无公开电子版链接,来源标注以权威文献名称及出版信息为准,符合学术引用规范。)

网络扩展解释

“日坛”是一个具有历史和文化双重含义的词汇,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定义

日坛是明清两代帝王祭祀太阳神的场所,又称“朝日坛”。其名称源自古代对太阳的崇拜,祭祀活动体现了“敬天礼神”的传统礼制。

二、历史与建筑

  1. 建造背景
    始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年),与天坛、地坛、月坛、先农坛并称北京“五坛”,是皇家祭祀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地理位置
    位于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外东南侧,现为日坛公园。
  3. 建筑结构
    • 坛体为方形,朝西向,象征太阳方位;
    • 坛面最初用红琉璃瓦铺设(明代),清代改为方砖;
    • 四周环绕红墙,设有棂星门、神厨、钟楼等附属建筑。

三、祭祀礼仪

四、现代意义

20世纪50年代后,日坛被辟为公园,并融入中日友好元素(如种植樱花树)。现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兼具历史教育与休闲功能。

五、其他含义

在少数语境中,“日坛”被引申为“权力至高无上”的象征(如的比喻用法),但这一含义较少见,需结合具体上下文理解。

如需更详细的历史文献记载,可参考《古今事物考》《清会典事例》等古籍(来源:、3、4)。

别人正在浏览...

八寸三分帽子白豆暴暴杮柎裱画抄家串座藂集大谷单语低密东方圣人法花烦惑反空降妃子焚山烈泽广东省鼓吻赫然滑擦擦黄口儿魂出尖厉积抱急潮极度极丽京职积怒急须具名居蓄骊坟灵爽陋弱落发漫散射马屁美盛门阀免试明劫乾竭齐攒热嘈爇榇伸脚神头鬼脸豕腊十四楼泗洙讨覈望湖楼违忌嵬崫危坐无乃逍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