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草写檄文。 南朝 陈 徐陵 《谢敕赉烛盘答齐国移文启》:“昔 班彪 草移, 阮瑀 裁书,驰誉当年,遂无加赏,非常大賚,始自今恩。”
(2).裁笺作书,写信。 三国 魏 曹丕 《与吴质书》:“顷何以自娱?颇復有所造述不?东望於邑,裁书叙心。” 唐 孟浩然 《人日登南阳驿门亭子怀汉川诸友》诗:“未有南飞鴈,裁书欲寄谁。” 清 陈维崧 《贺新郎·作家书竟题范龙仙书斋壁上<芦雁图>》词:“漏悄裁书罢。绕廊行、偶然瞥见,壁间古画。”
裁书在汉语词典中有两个核心释义,均源于古代文献用法,具体如下:
指构思并撰写书信、公文或诗赋等文字作品。此义项强调文字的创作与表达过程。
例证与来源:
- 西汉司马相如《封禅文》有“而后因杂荐绅先生之略术,使获燿日月之末光绝炎,以展采错事……犹兼正列其义,裁书其辞”之句,此处“裁书”指整理修饰文辞以成篇章 。
- 《文选·刘琨〈答卢谌诗〉序》云:“裁书致怀,俾之同赋”,意为提笔写信以抒情怀 。
指对书籍进行剪裁、装订或修补等物理加工,使其成册。此义项侧重书籍的物理形态处理。
例证与来源:
- 《世说新语·方正》载:“太极殿始成……长舆曰:‘必大夏门下,盘马。’于是裁书为百馀帖”,描述将书籍剪裁成帖以便张贴 。
- 宋代文人笔记中亦见“裁书缀卷”的记载,指修补破损书页并重新装订成卷 。
“裁”本义为剪裁衣物(《说文解字》:“裁,制衣也”),引申为文字或物件的加工处理;“书”指文字记录或典籍。二者结合后,既涵盖文书创作的精神活动,亦包含书籍制作的物质行为,反映了汉语词汇的多维意涵。
权威参考来源:
“裁书”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多种解释,主要分为以下两类:
基本解释:指对书籍或文稿进行删减、修改,使其内容更加精炼简洁。
建议结合具体文献进一步分析语境,以准确判断词义。
阿好白氅保任杯蛇幻影笔会策名委质谗沮诚效陈托粹清大弦戏得毋调民钉密多易丰穰奉邑佛头青负手之歌给犒耕市宫众好官缺好看钱歡奋欢和祸梯洁誉进颂九阶讵能科威特抠搂雷芽练真立场六证拢家鹿超牛角之歌扑城倾筐倒庋轻蹺秦邮帖埆瘠峮嶙韶艳设陷使见识首言霜髫水底鱼蜀庄四扇屏松鼯簨虡讨嫌同类相妒慰勉戏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