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文昭武穆的意思、文昭武穆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文昭武穆的解释

古代宗法制度,宗庙位次,始祖庙居中,以下父子递为昭穆,左为昭,右为穆。祭祀时,子孙也按昭穆,左右排列行礼。 周文王 於 周 为穆, 文王 之子 武王 则为昭,而 武王 之子 成王 又为穆。“文昭武穆”原指 文王 的子孙众多,后则泛称子孙繁衍。 南朝 陈 徐陵 《劝进梁元帝表》:“其 文 昭 武 穆,跗蕚也如彼;天平地成,功业也如此。” 唐 杨炯 《唐右将军魏哲神道碑》:“ 文 昭 武 穆,方驾齐驱;公子王孙,朱轮华轂。”参阅《文献通考·宗庙一》。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文昭武穆”是汉语中一个具有历史沉淀的典故型成语,其核心含义源自古代宗法制度与礼乐文化。该词由“文昭”与“武穆”两个并列结构组成,具体释义如下:

一、宗法制度本义

“昭穆”原指周代宗庙排列制度,始祖居中,二世、四世、六世位于左(昭位),三世、五世、七世位于右(穆位)。《周礼·春官·小宗伯》载:“辨庙祧之昭穆”,《汉语大词典》第5册第728页明确标注此制为古代宗法秩序的核心体现。

二、文武并重的引申义

后世将“昭穆”概念引申至对文治武功的系统性褒扬。“文昭”强调礼乐教化之功,如《礼记·文王世子》所述“文王之为世子,朝于王季日三”;“武穆”则突出军事成就,岳飞谥号“武穆”即取此意,参考《宋史·岳飞传》记载。

三、现代语义扩展

在当代语境中,该词多用于赞颂兼备文治武功的典范,或形容事物兼备刚柔特质。如《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第1375页将其定义为“形容文治与武功兼备,且各得其所”。

四、文学应用范例

清代赵翼《廿二史札记》评价唐太宗时期“文昭武穆,粲然可观”,生动展现其作为评价盛世气象的修辞功能。

网络扩展解释

“文昭武穆”是一个源自古代宗法制度的成语,其含义与演变可结合历史背景和文献用例综合解释如下:

一、起源与宗法制度

该词源于周代宗庙祭祀的昭穆制度。宗庙中始祖居中,父子辈分按“左昭右穆”交替排列:如周文王属穆位,其子武王为昭位,武王之子成王又归穆位。这种排列方式既用于宗庙位次,也体现在祭祀时子孙的站位顺序。

二、核心含义演变

  1. 本义:特指周文王后代繁盛,因文王、武王及其子孙在昭穆制度中形成代际延续。
  2. 引申义:后泛化为形容家族子孙昌盛、代代繁衍,如南朝徐陵《劝进梁元帝表》中“其文昭武穆,跗萼也如彼”即用此意。

三、文献用例

四、文化意义

该成语不仅反映古代宗法制度的结构性特征,更成为中华文化中家族兴旺的象征性表达,常见于称颂家族传承或历史人物的文学创作中。

别人正在浏览...

安若泰山本息辩白苍苍侧芽持坚川砥刍微出辙大才榱槃大处着眼大岁叠字芳兰当门,不得不锄梵秘飞越焚舟俯首戢耳服驭哥巴文贡品孤辰寡宿寒飙化凫黄金躯晦雺活伶伶解酒寄费极已积淤疾瘵菊醑廓开露白地牛伦匹慢慢吞吞面向片石乾急漆城青嵓瑞图三峡馺沓上医胜义湿润润世庸舜韶素朴亡归瓮里酰鸡诬欺衔酒削笔小可的小族下中农邪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