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文昭武穆的意思、文昭武穆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文昭武穆的解釋

古代宗法制度,宗廟位次,始祖廟居中,以下父子遞為昭穆,左為昭,右為穆。祭祀時,子孫也按昭穆,左右排列行禮。 周文王 於 周 為穆, 文王 之子 武王 則為昭,而 武王 之子 成王 又為穆。“文昭武穆”原指 文王 的子孫衆多,後則泛稱子孫繁衍。 南朝 陳 徐陵 《勸進梁元帝表》:“其 文 昭 武 穆,跗蕚也如彼;天平地成,功業也如此。” 唐 楊炯 《唐右将軍魏哲神道碑》:“ 文 昭 武 穆,方駕齊驅;公子王孫,朱輪華轂。”參閱《文獻通考·宗廟一》。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文昭武穆”是漢語中一個具有曆史沉澱的典故型成語,其核心含義源自古代宗法制度與禮樂文化。該詞由“文昭”與“武穆”兩個并列結構組成,具體釋義如下:

一、宗法制度本義

“昭穆”原指周代宗廟排列制度,始祖居中,二世、四世、六世位于左(昭位),三世、五世、七世位于右(穆位)。《周禮·春官·小宗伯》載:“辨廟祧之昭穆”,《漢語大詞典》第5冊第728頁明确标注此制為古代宗法秩序的核心體現。

二、文武并重的引申義

後世将“昭穆”概念引申至對文治武功的系統性褒揚。“文昭”強調禮樂教化之功,如《禮記·文王世子》所述“文王之為世子,朝于王季日三”;“武穆”則突出軍事成就,嶽飛谥號“武穆”即取此意,參考《宋史·嶽飛傳》記載。

三、現代語義擴展

在當代語境中,該詞多用于贊頌兼備文治武功的典範,或形容事物兼備剛柔特質。如《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第1375頁将其定義為“形容文治與武功兼備,且各得其所”。

四、文學應用範例

清代趙翼《廿二史劄記》評價唐太宗時期“文昭武穆,粲然可觀”,生動展現其作為評價盛世氣象的修辭功能。

網絡擴展解釋

“文昭武穆”是一個源自古代宗法制度的成語,其含義與演變可結合曆史背景和文獻用例綜合解釋如下:

一、起源與宗法制度

該詞源于周代宗廟祭祀的昭穆制度。宗廟中始祖居中,父子輩分按“左昭右穆”交替排列:如周文王屬穆位,其子武王為昭位,武王之子成王又歸穆位。這種排列方式既用于宗廟位次,也體現在祭祀時子孫的站位順序。

二、核心含義演變

  1. 本義:特指周文王後代繁盛,因文王、武王及其子孫在昭穆制度中形成代際延續。
  2. 引申義:後泛化為形容家族子孫昌盛、代代繁衍,如南朝徐陵《勸進梁元帝表》中“其文昭武穆,跗萼也如彼”即用此意。

三、文獻用例

四、文化意義

該成語不僅反映古代宗法制度的結構性特征,更成為中華文化中家族興旺的象征性表達,常見于稱頌家族傳承或曆史人物的文學創作中。

别人正在浏覽...

暗澹拗口令稗記白糧白蠻白晝崩憤變色之言避眚碧油油乘勞大收煞電視台诋擊都保正凡器反鎖風胎附搭汗洽股栗鴻漸歡幸換言之鹄卵降送晈晈椒鹽繼繼承承禁柳絕戶開架開鍊烴客袍姱服愧懅力盡筋疲嶺嶂内除聘納起端青盼取節善以為寶谂熟神注失聰食錢時體四空田典天外有天鹈翼銅匠鳥通熟違盟鄉老兒嫌棄小惡汐潮羲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