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闻一知二的意思、闻一知二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闻一知二的解释

语出《论语·公冶长》,本与闻一知十对比,谓听到一事只能推及两事。后多用以形容聪明而善类推。《醒世恒言·苏小妹三难新郎》:“又生个女儿,名曰 小妹 ,其聪明絶世无双,真个闻一知二,问十答十。” 蔡东藩 《慈禧太后演义》第三五回:“ 西太后 赞她道:‘古人云闻一知二,与你説了左转,你便晓得右转。岂不是闻一知二么!’”参见“ 闻一知十 ”。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闻一知二”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和背景可综合以下信息解释:

基本释义


出处与典故

出自《论语·公冶长》,原文为孔子评价弟子子贡(端木赐)与颜回的对比:

“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
意为:子贡自谦不如颜回,颜回能“闻一知十”(听到一点推知十件事),而自己只能“闻一知二”。
注:原典中“闻一知二”是子贡的自谦之词,但后世逐渐演变为褒义,强调善于举一反三的能力。


用法与特点

  1. 褒义用法:
    多用于称赞人思维敏捷,能通过少量信息推断出更多结论。例如《醒世恒言》中描述苏小妹“闻一知二,问十答十”。
  2. 对比“闻一知十”:
    原典中“闻一知二”不如“闻一知十”,但现代使用中两者均含褒义,仅程度差异。
  3. 适用场景:
    常见于文学、教育领域,强调逻辑推理能力或教学中的启发式引导。

例句参考


“闻一知二”源自儒家经典,最初体现谦逊态度,后演变为对敏锐思维和推理能力的褒扬。其核心在于通过有限信息触类旁通,与“举一反三”意义相近。

网络扩展解释二

《闻一知二》的意思

《闻一知二》是一个成语,意思是通过一点信息,就能够推断出更多的知识或道理。

拆分部首和笔画

成语《闻一知二》的拆分部首是门,其笔画数为12画。

来源

《闻一知二》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汉朝宛委《与樊南生书》中,宛委是东汉末年的一位辞章学家。后来,它被广泛使用,成为常用的俗语。

繁体

《闻一知二》的繁体字为聞一知二。

古时候汉字写法

根据古代字书记载,古时候《闻一知二》的写法为「聞一知二」。

例句

他只要听到一点消息,就能够从中推测出很多事情,真是闻一知二的能人。

组词

闻名、一知半解、知己知彼。

近义词

见微知著、由此及彼。

反义词

不见棺材不流泪、一知半解。

别人正在浏览...

哀恻阿妳悲泉本职摽揭鄙争博考不学无术齿牙馀论遄速除去骢马使凑付颠坠钉铨顿曲方颡法行凤庭负阻不宾寡立罟目还年翚构徽祖奸巧焦坎嶻然疾苦旌直金河衿袖烂熳天真离会邻长陵官盲人把烛冥臣驽良庖厨平地一声雷普屯千眠切当畦迳青徐丘首岂有此理宂浊入难神差鬼使圣驾拾拣属镂随口梭织文竹飨德象译枭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