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温栗的意思、温栗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温栗的解释

(1).温和而严谨。《书·舜典》“直而温,宽而栗” 唐 孔颖达 疏:“直失於不温,宽失於不栗,故教之使温栗也。”

(2).指印石质地温润细腻。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补遗·玩具·印章》:“我朝士人始以 青田 石作印,为文房之玩,温栗雅润,遂冠千古。”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温栗”是一个较为古雅的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描述的是器物(尤其是玉器)质地温润而坚实的特性。以下从汉语词典角度对其详细解释:

  1. 字义分解与核心含义:

    • 温:本义指温暖、温和,引申为柔和、润泽的光感或触感。
    • 栗:本义指栗树或栗子,此处取其假借义,通“慄”或“凓”,意为坚实、刚硬、缜密。在形容器物时,强调其质地紧密、坚固。
    • 合义:“温栗”即形容某物(尤其是玉)同时具备温和润泽的观感/触感和内在坚实致密的质地。这是一种非常美好的品质描述,常用于赞美玉石的优良特性。
  2. 经典出处与权威释义:

    • 该词最早且最著名的出处是儒家经典《周礼·考工记·玉人》。其中记载:“天子圭中必…四圭尺有二寸,以祀天…大圭长三尺,杼上终葵首,天子服之…天子圭中必,四圭尺有二寸,以祀天…圭璧五寸,以祀日月星辰…琬圭九寸而缫,以象德…琰圭九寸,判规,以除慝,以易行…璧羡度尺,好三寸,以为度…圭璧五寸,以祀日月星辰…大璋、中璋九寸,边璋七寸,射四寸,厚寸…牙璋、中璋七寸,射二寸,厚寸,以起军旅,以治兵守…驵琮五寸,宗后以为权。驵琮七寸,鼻寸有半寸,天子以为权…璧羡度尺,好三寸,以为度…圭璧五寸,以祀日月星辰…大圭长三尺,杼上终葵首,天子服之…土圭尺有五寸,以致日,以土地…珍圭以征守,以恤凶荒…牙璋以起军旅,以治兵守…璧羡以起度。” 在描述玉器的品质标准时,《考工记》提出了“玉多则重,石多则轻;公、侯、伯、子、男,执镇圭、桓圭、信圭、躬圭、谷璧、蒲璧…”等,并隐含了对玉质“温栗”的要求作为上品的标准。后世注疏常以此为基础解释“温栗”。
    • 《汉语大词典》(中国最权威的大型历史性汉语语文辞典之一)对“温栗”的释义为:“温和而严谨;指玉质温润而坚实。” 此释义准确概括了其核心含义,既包含了“温”的润泽感,也包含了“栗”的坚实感。来源:《汉语大词典》(可访问权威在线辞书平台如汉典 (zdic.net) 或国学大师 (guoxuedashi.com) 查询,或参考纸质版/官方电子版《汉语大词典》)。
    • 《辞源》(侧重探求语词来源的古汉语辞书)的解释也与之类似,强调其形容玉色温润而质地坚硬。来源:《辞源》(可访问商务印书馆《辞源》在线版 或查阅纸质版/官方电子版)。
  3. 应用与语境:

    • 主要对象:该词最常用于形容玉器或类玉的美石的优良质地和光泽。
    • 引申与扩展:在极其有限的语境下,或可引申形容人的性格或气质,既温和敦厚又刚毅严谨(此用法非常罕见,远不如形容器物普遍)。
    • 现代使用:在现代汉语中,“温栗”是一个非常生僻的词汇,主要出现在古籍研究、文物鉴赏(尤其是玉器)、仿古文学创作或引用古典的语境中。日常口语和现代书面语中极少使用。

“温栗”是一个源自《周礼·考工记》的古汉语词汇,专门用于赞美玉器等器物质地温润柔和且内在坚实致密的优良特性。其权威释义可参考《汉语大词典》和《辞源》,核心在于“温”(润泽)与“栗”(坚实)的结合。该词在现代汉语中极为生僻,主要用于特定专业或仿古语境。

网络扩展解释

“温栗”是一个汉语词汇,具有以下两层含义:

一、性格层面:温和而严谨

这一释义源自《尚书·舜典》中“直而温,宽而栗”的记载,唐代孔颖达在疏解时指出:“直失於不温,宽失於不栗,故教之使温栗也。”。这里的“温栗”强调性格的平衡性,既需要正直与宽厚,又需兼具温态度和严谨的品格,避免过于刚硬或散漫。

二、器物层面:印石质地温润细腻

明代文献《野获编补遗·玩具·印章》提到,青田石因“温栗雅润”的特性被用于制作印章,形容其触感温润如玉,质地细腻雅致。这一用法常见于文玩鉴赏领域,特指石材的优质触感和纹理。

补充说明

需要注意的是,部分现代解释(如)将“温栗”引申为“心情宁静如温暖栗子”,但此用法缺乏古籍直接支持,可能是基于字面义的现代联想。实际应用中,建议以古典文献释义为主。

别人正在浏览...

骯脏气白色收入白陶虣世北山文谶兆驰志楮君次传翠旄道儒东归蛾扬飞龙杆儿甘乐贡棐贡计公证何尝行和神国侯服玉食骅騄焕赫惛惫火云集次借读缉纲近身蠲酲袴腰带连帅理解沦忽漫墙耄皤牛角尖泮然平民院拼命蒲矢敲金戛玉弃短就长全神贯注人偶扇耀舍菜设中什具霜蓄送疫违敌吴宫燕无头无尾像心像意先机宵人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