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文诰的意思、文诰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文诰的解释

诰令。《旧唐书·文苑传上·徐齐聃》:“ 齐聃 善於文誥,甚为当时所称。” 五代 王仁裕 《开元天宝遗事·撤去灯烛》:“ 苏頲 与 李乂 对掌文誥, 玄宗 顾念之深也。” 清 龚自珍 《对策》:“惟民生厚,因物有迁,兴化善俗,制治之本,而因虑及多设科条之徒滋扰累也,与广颁文誥之徒饰欢听也。”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绪言:“下面所述,主要是依据 西周 诗篇和《尚书》中 周 初文诰说明 西周 时期基本的生产关系。”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文诰”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词语,具体解释如下:

1.基本含义

“文诰”指古代帝王或朝廷下达的正式文书或诰令,用于传达政令、封赏或训诫臣民。例如,《旧唐书》提到徐齐聃因擅长撰写文诰而受赞誉,体现了其作为官方文书的职能。

2.历史背景

西周时期,周公曾通过颁布文诰巩固周朝制度,如《尚书》中的《大诰》《康诰》等文献,均属此类文书。唐代的苏颋与李乂也曾“对掌文诰”,说明其在政治中的重要性。

3.文学引申义

“文诰”还可形容文辞华美、结构严谨的篇章,强调其辞章的艺术性。例如,成语“文诰”被解释为“文采华美,辞章翩翩”,常见于对优秀文章的赞美。

4.相关争议

部分文献(如清代龚自珍的《对策》)指出,过度依赖文诰可能导致形式主义,需结合实际治理。



“文诰”既指古代官方文书,又引申为优美辞章的代称,需结合语境理解。若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尚书》或《旧唐书》等史料。

网络扩展解释二

《文诰》是什么意思

《文诰》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文稿、文章。它通常用于形容文章的内容、文笔或者文学作品。

拆分部首和笔画

《文诰》这个汉字由部首“文”和部首“诰”组成。部首“文”表示与文字或文学相关的事物,而部首“诰”则是具有书写或声明的意思。整个字共有13个笔画。

来源

《文诰》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周礼·夏官司文胥文》一书中。在古代,文诰是指文辞儒礼、文化教诲的意思。后来,这个词逐渐演变为指代文学作品或文章。

繁体

《文诰》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为「文誥」。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代汉字写法有时会有一些变异。在《说文解字》中,曾经将《文诰》这个词的写法描述为部首“文”上方加上一个“告”字旁。这种写法则通过字形来强调这个词的含义与文化的关联。

例句

他的文章真是一篇精彩的《文诰》。

组词

组词:文学、文笔、文稿

近义词

近义词:“文章”、“作品”。

反义词

反义词:“庸文”、“黄粱一梦”。

别人正在浏览...

爱染安国富民鼻皻昌朝传阅促狭堤埂丁字镐洞溢飞来峰愤不欲生风鹤刜落该搭高压釜汉法寒花镐京何刘荒腆慌张势煞昏敝胡桃油护作僵覆凈饭王极运跼蹙绝顶聪明老玉米良宵美景林逋灵翼罗酆山芒茅米粃齧杀泥俑批语諐忤奇厖福艾情深义厚企拟拳发丧失僧伽像绅董拾芥时润素守汤刑贴绒听德铜爵楼荼首豌豆叶委寄委注文痴遐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