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竭尽。《国语·周语下》:“若夫山林匱竭,林鹿散亡,藪泽肆既,民力彫尽,田畴荒芜,资用乏匱,君子将险哀之不暇,而何易乐之有焉?”
“肆既”为古汉语中的组合用法,需分释其义并关联语境。“肆”在《说文解字》中释为“极陈也”,本指铺陈物品,后引申出放纵、恣意之意(如《左传》载“昔穆王欲肆其心”),亦可作数词“四”的大写或店铺代称。“既”在《尔雅》中训为“已也”,表示动作完成或时间推移(如《论语》“既来之,则安之”),亦有连词“既然”的转折用法。
二字连用见于《尚书·多士》“肆上帝将复我高祖之德”与《诗经·大雅·崧高》“既入于谢”等先秦文献,其中“肆”作发语词引出下文,“既”强调动作完成,组合后形成“既然已经”的递进式语气,多用于祭祀文告或政令颁布场景,体现古代汉语的复式虚词特征。该用法在汉唐注疏中常被解为“已然如此,故当……”的因果逻辑,如孔颖达疏《尚书》时强调“肆既者,申事之由也”。
“肆既”是一个古汉语词汇,现代使用较少,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肆既”意为竭尽,指资源、力量等完全耗尽的状态。
该词出自《国语·周语下》:
“若夫山林匱竭,林鹿散亡,藪泽肆既,民力彫尽,田畴荒芜,资用乏匱……”
此处“肆既”与“匱竭”“彫尽”并列,强调自然资源枯竭、民生凋敝的境况。
该词在现代汉语中已非常罕见,主要用于古籍研究或特定文学语境。其近义词包括“枯竭”“耗尽”等,反义词如“丰盈”“充足”。
若需进一步探究,可参考《国语》原文或古汉语词典。
安圭拉岛澳闸变例表发不目城圈春火窜定崔崪躭待达恉底作二十八次风素丐首功能陶瓷官断过场诃陵樽后旍寰球浇肠金灶九德鲲洋掠视离婚邻竝廪库礼园虑化贸然明明赫赫拏音恁人仆从国乞儿暴富奇功期话钦附情致穷极无聊穷闾逡廵瞿瞿如愿山蓟烧炙圣矩仕进矢刃首级觫觫通行无阻通梭退稿退课五屼效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