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踏逐的意思、踏逐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踏逐的解释

(1).寻访;觅求。 明 高明 《琵琶记·伯喈思家》:“[生]你与我出街坊上寻个便当人,待我寄一封书家去则个。[末]男女专当小心踏逐。”《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 湖北 、 京西 置制使 吴拱 ,言西北来归之人甚众,望权令踏逐寺观安泊,分给官田,贷之牛种,权免租税,从之。”

(2). 宋 元 时选拔官员的一种名目。由大臣访问人材,荐请朝廷辟召。 宋 苏轼 《与鲜于子骏》之三:“故人 刘格 ,字 道纯 ……公若可以踏逐辟召,幸先之。”《宋史·选举志六》:“且选才荐能而谓之踏逐,非雅名也。况委人以权而不容举其所知,岂为通术?”《元史·选举志四》:“太史院令史,部议:如省部发去人员,从七品内迁除,自行踏逐者,降等叙用。”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踏逐”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古代汉语词汇,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含义

  1. 寻访、觅求
    指通过实地走访或考察来寻找所需的人或物。例如:

    • 明代高明《琵琶记》中提到“男女专当小心踏逐”,意为需谨慎寻访合适的人选。
    • 宋代文献中亦有用例,如《续资治通鉴》记载通过“踏逐寺观”安置归降民众。
  2. 宋元时期的官员选拔制度
    指由大臣直接寻访人才并推荐给朝廷任用的方式。例如:

    • 苏轼曾推荐刘格时提到“踏逐辟召”,即通过此制度选拔。
    • 《宋史·选举志》批评这一名称不够雅正,但承认其实际效用。

二、其他延伸用法


三、总结

“踏逐”的核心含义围绕“实地寻访”,既用于日常人物物色,也作为特定历史时期的选官方式。其用法在宋元文献中尤为常见,体现了古代人才选拔的灵活性。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梦粱录》《续资治通鉴》等原始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二

《踏逐》的意思

《踏逐》是一个动词短语,意为踩踏逐出。其中,“踏”表示踩踏,踢踏的意思,而“逐”指逐出,赶走的意思。

拆分部首和笔画

《踏逐》的拆分部首为“足”和“辵”,它们分别表示脚、行走和走的动作。根据笔画数,它的总笔画数为13画。

来源

《踏逐》来自于《庄子·逍遥游》中的一句话:“尽瘝藏殇,踏逐逍遥。”这句话形象地描绘了人们追求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境界。

繁体字

《踏逐》的繁体字是「踏逐」。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时候,汉字的字形存在一些变化。《踏逐》的古时写法为「蹋逐」。其中,“蹋”表示踩踏,践踏的意思。

例句

他踏逐了心中的困惑,勇敢地追寻自己的梦想。

组词

逐风、逐日、逐渐、逐利、踏入、踏步、踏实等。

近义词

赶走、驱逐、开除。

反义词

欢迎、收留、容纳。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