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尾生之信的意思、尾生之信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尾生之信的解释

尾生:古代传说中坚守信约的人,他为守约而甘心淹死。比喻只知道守约,而不懂得权衡利害关系。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尾生之信"是源自《庄子·盗跖》的典故型成语,特指过分拘泥于承诺而不知变通的愚信行为。该典故记载尾生与女子相约桥下,洪水来临仍固守约定抱柱而死,展现了对信用的极端坚守。

该成语包含三层语义内涵:

  1. 字面义:指尾生遵守桥下之约的具体事件,《汉语大词典》释为"坚守信约至死不渝"(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
  2. 引申义:演变为对教条式守信的批评,《中国古代成语典故辞典》强调其"不知权变"的核心语义(中华书局,2009年修订版)
  3. 文化义:成为儒家"信"德讨论的经典案例,王力《古代汉语》指出该典故揭示"信近于义"的伦理边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校订本)

权威文献中,《庄子》原文载:"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庄子·盗跖》,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数据库收录)。现代研究中,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将其归为"反讽型寓言",体现道家对儒家伦理的哲学反思(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二版)。

网络扩展解释

“尾生之信”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和背景可综合以下内容解析:

一、基本释义


二、出处与典故

  1. 故事背景:
    尾生是春秋时期鲁国人,与女子相约在桥下见面。女子未至,河水暴涨,尾生为守约抱柱不离,最终溺亡(《庄子·盗跖》《史记·苏秦列传》均记载)。
  2. 文献出处:
    • 《庄子·盗跖》:“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
    • 《史记·苏秦列传》引用此典,强调“信如尾生”的极端性。

三、用法与评价


若需进一步了解成语的演变或相关典故,可参考《庄子》《史记》原文或权威词典。

别人正在浏览...

凹洞白狼办理报珠辩诘闭门造车播种捕搦场合抽奬楚祠词句雕栏发揭方厉发日敕風顔孤雏腐鼠衡笄究问君王腊媿荷酪酥寥朗离亭龙亨陋俗茅椽蓦路人凝沍朋友片面性庀徒破梆破群签贉欺哄齐截倾信全羽雀瓢趋赴人多手杂山殿伤残商钓声光化电省损释亮守兵输心服意司箴索微陶公天津市体恤入微歪辣骨无事忙汙贼仙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