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生之信的意思、尾生之信的详细解释
尾生之信的解释
尾生:古代传说中坚守信约的人,他为守约而甘心淹死。比喻只知道守约,而不懂得权衡利害关系。
词语分解
- 尾生的解释 古代传说中坚守信约的男子。《庄子·盗跖》:“ 尾生 与女子期於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 陆德明 释文:“ 尾生 ,一本作 微生 。”《汉书·东方朔传》:“勇若 孟賁 ,捷若 庆忌 ,廉
- 信的解释 信 ì 诚实,不欺骗:信用。信守。信物。信货。信誓旦旦。 不怀疑,认为可靠:信任。信托。信心。信念。 崇奉:信仰。信徒。 消息:信息。杳无音信。 函件:信件。信笺。信鸽。信访。 随便,放任:信手(随手
网络扩展解释
“尾生之信”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和背景可综合以下内容解析:
一、基本释义
- 拼音:wěi shēng zhī xìn
- 本义:指古代传说中名为尾生的人为守约而甘愿淹死的故事,比喻坚守信约到不顾性命或现实利害的程度。
- 引申义:现多含贬义,形容人过于死板、不知变通,盲目遵守承诺而忽视实际后果。
二、出处与典故
- 故事背景:
尾生是春秋时期鲁国人,与女子相约在桥下见面。女子未至,河水暴涨,尾生为守约抱柱不离,最终溺亡(《庄子·盗跖》《史记·苏秦列传》均记载)。
- 文献出处:
- 《庄子·盗跖》:“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
- 《史记·苏秦列传》引用此典,强调“信如尾生”的极端性。
三、用法与评价
- 语法功能:通常作宾语,用于批评不知权衡轻重的行为(如:“效尾生之信”)。
- 感情色彩:原为褒义,后逐渐转为贬义,暗含教条主义色彩。
- 现代启示:
该成语常被用来警示:守信是美德,但需结合实际情况灵活应对,避免盲目固守形式。
若需进一步了解成语的演变或相关典故,可参考《庄子》《史记》原文或权威词典。
网络扩展解释二
《尾生之信》的意思
《尾生之信》是指人在临终前所说的话或写下的信,也可以理解为生命的最后一段话或最后一次表达。
拆分部首和笔画
《尾生之信》可以拆分为两部分:尾(尸)和生(生)。
其中,“尸”是字的部首,表明了与尸体、死亡等相关的意义。
尾(尸)的笔画为三画。
“生”是字的部首,表示生命、活着等含义。
生(生)的笔画为五画。
来源
《尾生之信》一词最早出现在明代文学家罗洪先所著的《创脾小品》中。该书是一部笔记体随笔集,其中的《拟古今言别》一则,有“尾生之信、从人之言也”之文。
繁体
《尾生之信》的繁体写法为「尾生之信」。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时候写《尾生之信》时,并无标准的规定,所以不同历史时期的写法会有所差异。
例句
他在临终前留下了一封感人至深的《尾生之信》,让人们都备受感动。
组词
尾生、之字、信件、临终、留言等。
近义词
临终遗言、临终寄语、遗言等。
反义词
开生之辞、生前遗言等。
别人正在浏览...
包蒙被肘奔逸不碍事倡引蛏条厝火积薪道力耳垂二流子房皇覆手腐心缟衣骾讦贡法谷籴瑰诡和语呵噪后退慌急回驾虎声虎气假僭骄弱解固旌轩巨盗玃如可便苛扰孔席墨突枯颅丽法梨庶流量臝葬满堂好谋结逆战疲弊皮裘迫索谱图洽衿乾股倾弃缺漏拾渖桃花泉讨掩同量退食委蛇蛙吠忘服猥辱文理俱惬匣屉儿鞋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