枉己正人的意思、枉己正人的詳細解釋
枉己正人的解釋
[rectify others and forget oneself] 己身不正,妄圖矯正他人
詳細解釋
謂己身不正,卻要去糾正他人。《孟子·萬章上》:“吾未聞枉己而正人者也,況辱己以正天下者乎?”
詞語分解
- 枉的解釋 枉 ǎ 彎曲,彎屈,引申為行為不合正道或違法曲斷:枉道。矯枉過正。貪髒枉法。枉己正人(自己身子不正,倒去矯正别人)。 冤屈:枉死。冤枉。 屈就,用于别人,含敬意:枉駕(a.稱對方來訪自己;b.請對方往
- 正人的解釋 .正直的人;正派的人。《書·冏命》:“小大之臣,鹹懷忠良,其侍禦僕從罔匪正人。” 孔穎達 疏:“其左右侍禦僕從無非中正之人。”《後漢書·桓譚傳》:“刑罰不能加無罪,邪枉不能勝正人。” 唐 司空圖 《
網絡擴展解釋
“枉己正人”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wǎng jǐ zhèng rén,其含義和用法可歸納如下:
核心釋義
- 字面意思:
“枉”指彎曲、不正,“正”為糾正。意為自身立身不正,卻試圖去糾正他人。
- 深層含義:
強調以身作則的重要性,批評那些自身行為不端卻要求他人遵循道德規範的行為。
出處與背景
- 經典來源:
出自《孟子·萬章上》:“吾未聞枉己而正人者也,況辱己以正天下者乎?”(意為:自身不正者無法匡正他人,更不可能匡正天下)。
用法與語境
- 語法結構:聯合式成語,多作謂語,含貶義。
- 適用場景:
常用于批評言行不一的行為,例如:“管理者若不能以身作則,卻苛責下屬,便是枉己正人。”。
補充說明
- 近義表達:
“有失偏頗”(但語義側重不同)。
- 反義對比:
“正己正人”(自身端正後再要求他人)。
示例造句
- “他總指責别人懶惰,自己卻遊手好閑,真是枉己正人。”
- 教育領域強調“身教重于言傳”,正是為了避免枉己正人的現象。
如需更多例句或出處考證,可參考《孟子》原文或權威詞典(如滬江詞典、搜狗百科等)。
網絡擴展解釋二
《枉己正人》的意思
《枉己正人》是一個成語,形容自以為是、自認為行事公正而實際上卻違背了原則、不合理的人。
拆分部首和筆畫
《枉己正人》的部首分别是木和人,總共有10個筆畫。
來源
《枉己正人》最早出自唐代文學家韓愈的文章《答侯仲常贈刹碑》。原文:"善人用心各有所至,是以儒生枉己正人視之若必成之理,真可謂惑肆。"意思是說善良的人追求的目标各不相同,所以儒生把自以為是而不合理的人視作必然會成功,實在是一種迷惑。
繁體
《枉己正人》的繁體字是「枉己正人」。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枉己正人》的寫法未有變化,依然是現代字形。
例句
他總是以自己的觀點為準,拒絕任何其他意見,真是一個典型的《枉己正人》。
組詞
正人, 傲人, 來人, 急人, 草率無禮等。
近義詞
自負、獨斷專行、自以為是。
反義詞
謙虛、包容、聽取他人意見。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