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拒敌的意思、拒敌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拒敌的解释

(1).抗拒敌人。《庄子·盗跖》:“ 跖 之为人也,心如涌泉,意如飘风,强足以拒敌,辩足以饰非。”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服制像》:“夫执介胄而后能拒敌者,故非圣人之所贵也。”《三国志·魏志·文帝纪》:“ 备 不知兵,岂有七百里营,可以拒敌者乎?”

(2).抵挡,抵抗。《元典章·吏部六·司吏》:“比年以来,凡有强盗窃贼生发,劫夺民财,致伤人命,事主不能拒敌,必须报告巡检官。”《水浒传》第十三回:“我自到任以来,闻知本府 济州 管下所属水乡 梁山泊 贼盗聚众打劫,拒敌官军。”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拒敌是汉语复合动词,指抵御、抗击敌人或敌对势力的进攻。其释义可从构词、典源及现代用法三个维度展开:

一、核心释义

二、典源与用例

  1. 先秦军事文献

    《墨子·公输》:“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拒之。”此处“拒”直接指防御战术对抗㈢(中华书局《墨子校注》)。

  2. 史书战例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据险拒敌,终不能克。”凸显利用地形阻截敌军进攻的策略㈣(中华书局点校本《三国志》)。

三、现代用法与延伸


权威参考来源

㈠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 《汉语大词典》[M].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7.

㈡ 古代汉语词典编写组. 《古代汉语词典》[M]. 商务印书馆, 2014.

㈢ 吴毓江. 《墨子校注》[M]. 中华书局, 1993.

㈣ 陈寿. 《三国志》[M]. 中华书局点校本, 1959.

㈤ 李行健.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M].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0.

网络扩展解释

“拒敌”是一个汉语词汇,以下为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二、详细解析

  1. 语境与用法

    • 多用于军事或对抗性场景,强调主动防御或反击。例如《三国志·魏书·文帝纪》提到“七百里营可以拒敌”,指军事部署中的防御策略()。
    • 也见于描述个人或群体对压迫、侵略的抵抗,如《水浒传》中“拒敌官军”的表述()。
  2. 历史文献例证

    • 《庄子·盗跖》:“强足以拒敌,辩足以饰非”,形容能力强大足以对抗敌人()。
    • 《元典章》记载“事主不能拒敌”,指普通民众面对盗贼时的抵抗行为()。

三、使用建议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籍中的具体用例,可参考《三国志》《庄子》等文献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败法乱纪卜郊不易一字财迷心窍财食层层迭迭诚县城镇车水赤诚出妇唇齿摧靡蹈节打夜胡二斤半返正非论风迹分厘瓜葛相连豪帅红包贿串简视寄画精思锦霞捐位拘缠空谷传声宽缮兰花奁具列国陆上梅妃命啸谋杀磨螘闹仗桥公钺请成殑殑全休睿緖三接三失擅兴律矢室手笼守望瘦香娇肆应通连同俗武童生五杂俎响玉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