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antique catalog]∶古文物、艺术品的图像集录
(2) [ancient augural books] ∶亦称“图箓”;图忏命之书
“图录”作为汉语复合词,其核心含义可从构词法和文献应用两个层面解析:
一、词源构成 “图”指图形、图像,“录”为记录、辑录。《说文解字》释“图”为“画计难也”,本义指绘制困难的事物;《玉篇》解“录”为“记之具也”,强调系统记载功能。二字组合形成“以图像为主体的系统性记录”这一基本概念。
二、专业释义
图谱文献:指古代典籍中图文互证的专门著作,如宋代《宣和博古图录》收录青铜器形制与铭文。此类文献兼具图像记录与文字考释,属特殊文献类别(李致忠《中国古代书籍史》,中华书局,2023年增订版)。
图谶体系:在谶纬文献中专指带有预兆性质的图像记录,如《河图》《洛书》等神秘图示,常与天文历法相关联(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一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
档案形态:明清时期特指官府编纂的舆图档案,如《皇舆全览图》这类国家疆域测绘图文档案(邹逸麟《中国历史地理概述》,商务印书馆,2021年修订版)。
现代延伸:当代考古学中特指遗址平面图与出土器物线图的合集,如《殷墟青铜器全图录》包含器物不同角度的实测图(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考古工作手册》,文物出版社,2022年版)。
该词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被定义为“以图片为主的记录性文献”,其语义演变体现了从神秘图谶到科学实证的认知发展轨迹。专业领域使用时需注意具体语境差异,如艺术史侧重审美价值,考古学强调测绘精度,文献学关注编纂体例。
“图录”是一个汉语词汇,具有以下两层主要含义:
指通过绘画、摄影等方式整理的古文物、艺术品或事物的图像集合,常用于学术研究或工具书编纂。例如敦煌壁画的研究中,图录被用来系统整理不同时期的山水画风格。根据用途可分为:
古代指带有预言性质的图谶符命文献,如《新唐书》提到“李氏名在图录”,暗示天命所归的象征。
以上内容综合了词典释义与具体用例,如需进一步了解符命类文献或图录编纂方法,可参考历史文献或专业工具书。
安心落意白鹭缞昄章布新掺沙子斥呵痴云疵驳德国古典哲学东阙断头将军妒火中烧反齿浮盐狗中海素好施黑髯后堂滑串流口淮王鷄狗花緑头胡臭回单会话恚惧嘉露江槛假势界疆鸡毛笔季指渴葬敛籴撩是生非卖权末末念咒旁摇阴煽批反贫寠婆娑儿迁窆千金难买嗛让懃顺犬牙交错荣曜闪道守约施博水牛过河肆虐粟裕探足薙工妄妖五博五色花子向事歇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