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曼荼罗的意思、曼荼罗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曼荼罗的解释

梵文的译音。佛教语。意为平等周遍十法界,轮圆具足。指佛教密宗按一定仪制建立的修法的坛场。参阅 唐 慧琳 《一切经音义》卷十。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曼荼罗(梵语:maṇḍala),汉语音译词,在佛教经典中具有多重含义,主要可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本义:坛场与聚集

  1. 圆形坛城

    指佛教密宗修法时,为防魔众侵入而建立的圆形或方形土坛,象征诸佛菩萨聚集的圣域。坛中安置佛像、法器,代表佛国世界的庄严布局。《汉语大词典》释为:“佛教语。梵文mandala的音译。意为‘坛’‘坛场’。佛教密宗修法时,为防魔众侵入,在修法处划一圆圈或建一土坛,有时亦于其上画佛、菩萨像,称为曼荼罗。”(来源: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汉语大词典》

  2. 本质为“聚集”

    梵语“maṇḍala”由“manda”(本质)与“la”(具足)组成,引申为“聚集诸佛功德之坛场”。《佛学大辞典》指出:“曼荼罗谓圣贤集会之处,即万德交归之所依处。”(来源: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二、引申义:宇宙图景与精神图谱

  1. 微观宇宙模型

    曼荼罗以几何图形(外圆内方)象征宇宙的结构秩序,中心为主尊佛,四周分布诸佛菩萨,体现佛教“一即一切”的宇宙观。《宗教大辞典》描述其“以图像阐释佛教教义,表达密宗对宇宙和生命本质的理解”。(来源:任继愈《宗教大辞典》

  2. 修行者的心相投射

    在密宗修行中,曼荼罗被视为“心象的具象化”,通过绘制或观想曼荼罗净化心念、证悟佛性。唐代密宗文献《大日经疏》云:“曼荼罗者,名为聚集,今以如来真实功德集在一处。”(来源:《大正新修大藏经》第39册


三、文化延伸:艺术与象征

  1. 宗教艺术载体

    藏传佛教的唐卡、壁画及沙画曼荼罗,将抽象教义转化为视觉符号。如西藏寺院常见的“时轮金刚曼荼罗”,以精密几何构图表达时空哲学。故宫博物院藏明代《缂丝密集金刚曼荼罗》即此类艺术杰作。(来源:故宫博物院数字文物库

  2. 跨文化心理学应用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将曼荼罗视为“人类集体无意识的原型”,借其对称结构分析心理整合过程,推动曼荼罗绘画在当代心理治疗中的应用。(来源:《荣格全集》英文版

权威参考

本文释义综合《汉语大词典》《佛学大辞典》的汉语词源考据,并援引佛教经典、艺术史及心理学研究,释义脉络符合汉语语境下“曼荼罗”的语义演变与文化融合特征。

网络扩展解释

曼荼罗(梵文:Mandala)是佛教密宗的核心概念之一,其含义丰富且具有多层次象征意义,以下从不同维度进行解释:

一、词源与基本含义

二、宗教与哲学意义

  1. 密宗修法工具
    曼荼罗是密宗修法时建立的坛场,通过具象或抽象的图案、法器等,帮助修行者观想宇宙真理。例如:

    • 大曼荼罗:代表佛菩萨的形体与时空状态(如寺庙中的佛像布局)。
    • 三昧耶曼荼罗:象征佛菩萨的法器或手印(如莲花、金刚杵等)。
    • 法曼荼罗:以经文、咒语体现佛法真谛。
    • 羯磨曼荼罗:指具体的仪轨与行为(如法会中的仪式)。
  2. 宇宙模型与法界性
    曼荼罗被视为宇宙的真实显现,以“轮圆具足”的结构(中心为主尊,周围分布诸佛菩萨)体现法界的圆满与秩序。例如:

    • 胎藏界曼荼罗:象征“本觉”,即众生本具的佛性(果位)。
    • 金刚界曼荼罗:象征“始觉”,即通过修行证悟佛性(因位)。

三、象征与文化延伸

四、总结

曼荼罗既是密宗修法的具象载体,也是抽象的法界真理符号,融合了宗教、哲学与艺术的多重内涵。其核心在于通过“聚集”与“圆满”的象征,引导修行者证悟宇宙与自性的一体性。

别人正在浏览...

按阁白白朱朱悲绪蹦床常侍侈华春桃大冠丹霞山雕散对合子鹅笼书生二虎纺车佛豆跟班阁下官狱过剩还旆偟偟降压铰链禁物扃绢寄生空气老迈犛牛陆藕毛躁美声铭诸肺腑靡知所措木柙女功偏信则暗千闻不如一见谯居旗获清穆青饲料蚑蚑乞取染眸荣擢揉搓散僚声叙十恶不赦十指仓硕大无朋书旨宿营跳白果霆激吞齧望臣橡皮艇笑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