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虾皮的意思、虾皮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虾皮的解释

[dried small shrimps] 以毛虾为原料,不去壳,经煮熟后晒干或烘干的干制食品

详细解释

以毛虾为原料,不去壳,经煮熟后晒干或烘干的干制食品。我国沿海均有出产。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虾皮”是汉语中对特定海产品干制品的统称,主要指向毛虾属(Acetes)小型虾类经加工制成的食材。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定义,虾皮指“晒干的或蒸熟后晒干的小虾”,其特点是体型扁平、色泽浅黄或淡白,因加工后形似片状皮层而得名。

从制作工艺分析,虾皮需经清洗、蒸煮、晾晒等工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产行业标准SC/T 3203-2023》规定,合格虾皮应具备“水分含量≤25%、盐分≤12%”的理化指标,传统制作方法在福建、浙江等沿海省份仍广泛沿用。

营养学角度显示,虾皮富含钙、蛋白质及甲壳素。《中国食物成分表》(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标注每100克虾皮含钙991毫克,其蛋白质含量达30.7克,但需注意高盐分特性。在中医典籍《随息居饮食谱》中,虾皮被归为“温补类”食材,记载具有“益肾养胃”功效。

语言学溯源显示,“虾皮”一词最早见于明代《闽书·南产志》,记载闽南渔民将“细虾曝干,形如蝉翼,谓之虾皮”,印证该称谓具有地域方言转化特征。现代商品分类中,按原料差异可分为中国毛虾皮、日本毛虾皮等亚类。

网络扩展解释

“虾皮”是一种常见的食材,具体解释如下:

  1. 基本定义
    虾皮是以毛虾为原料,经过煮熟后晒干或烘干制成的干制食品,加工时通常保留虾壳。因其体积小、干制后薄如皮,故得名“虾皮”。

  2. 原料与产地
    主要原料为中国毛虾和日本毛虾,前者多产于黄海、渤海,后者多见于东海。毛虾是我国海产虾类中产量最大的品种。

  3. 分类与用途
    分为生干品(直接晒干)和熟干品(蒸熟后晒干)两类,常用作调味品,为菜肴提鲜。

  4. 营养价值
    富含钙、蛋白质、虾青素等,被称为“钙库”。虾青素是强效抗氧化剂,营养价值高于多数水产品。

  5. 其他名称
    部分地区也称“虾米皮”或“毛虾干”。

提示:以上信息综合自权威词典及食品科普来源,如需更完整的产地或加工细节,可参考相关网页原文。

别人正在浏览...

拔丁抽楔变事草率收兵策名就列承情冲积物楚铁大俥道山蹬踏迩狭焚修分域刚很工段贡款桂琴归责鼓智好艾花名簿皇业化痰毁丑婚币获得性免疫假限积揽经制噤口卷舌开袠开尊客坐矿泉水宽间夸毗了处临阵脱逃卵危鹿布卖家扭捏槃衍披秉蒲褐清诗琼林玉树穷迷毬子菊神色宿彦肃揖潬潬藤萝天南通牓文派痫厥仙音烛谢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