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圣像的意思、圣像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圣像的解释

(1).特指 孔子 的画像。 清 左暄 《三馀偶笔·圣像》:“若 孔圣 之有画像其来已久, 汉孝景 时,太守 文翁 作石室刻石像,有 孔子 及七十二子像, 韩 勅修孔庙后碑,立于 桓帝 永寿 三年,而碑中有改画圣像之语。”

(2).尊称皇帝的像。《宋史·真宗纪三》:“﹝三月﹞乙卯, 建安军 铸 玉皇 、 圣祖 、 太祖 、 太宗 尊像成,以 丁谓 为迎奉使……﹝五月﹞甲辰,圣像至。”

(3).指各种宗教或民间所崇奉的画像和偶像。 前蜀 杜光庭 《道教灵验记·果州开元观验》:“又於 白鹤山观 掘地得铁数万斤,铸三尊铁像,仅高二丈,今谓之圣像,远近祈祷,立有徵验。” 郑振铎 《大佛寺》:“大殿的四周都是一方一方的小方格,立着圣像,各有一张奇形的椅子,预备牧师们听忏悔者自白时用的。” 赵树理 《小二黑结婚》二:“青年们到 三仙姑 那里去,要说是去问神,还不如说是去看圣像。”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圣像”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中有不同侧重。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解释,可归纳为以下三点:

  1. 特指孔子的画像
    最早可追溯至汉代,如汉景帝时期太守文翁在石室刻孔子及七十二弟子像。这一用法在儒家文化中延续,明清时期仍有“改画圣像”的记载,体现了对儒家圣贤的尊崇。

  2. 尊称皇帝的肖像或雕像
    主要用于古代帝王崇拜,如《宋史》记载宋真宗时期铸造玉皇、圣祖及历代皇帝尊像,并举行迎奉仪式,反映了皇权与神权结合的文化特征。

  3. 宗教或民间崇奉的画像与偶像
    涵盖多种信仰体系:

    • 道教:前蜀杜光庭记载铸造铁制圣像用于祈祷;
    • 基督教:教堂中常见耶稣、圣母玛利亚的圣像;
    • 民间信仰:如赵树理《小二黑结婚》中提到的占卜用神像。

文化延伸:圣像不仅是艺术形式,更承载着符号象征功能。例如儒家圣像强化道德教化,宗教圣像则成为人与神沟通的媒介。需注意,不同文化对圣像的态度差异显著,如基督教历史上曾爆发“圣像破坏运动”。

网络扩展解释二

圣像

圣像是一个汉字词语,由“圣”和“像”两个字组成。

拆分部首和笔画

“圣”字的部首是“囗”,总共有五笔; “像”字的部首是“⺮”,总共有十个笔画。

来源

圣像这个词的意思是指以高尚形象、光明正大的方式出现的偶像、形象。它可以泛指宗教中敬奉的神像、佛像或任何被敬仰、崇拜的人物形象。

繁体

在繁体字中,圣像的写法是「聖像」。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圣像在古代汉字写法中没有太大变化,基本保持现代写法形式。

例句

1. 这座寺庙供奉着许多美丽的佛教圣像。
2. 他被认为是教育界的圣像,受到学生们的崇拜。

组词

圣洁、圣人、像征、飞像、佛像等。

近义词

神像、偶像、雕像。

反义词

凡俗、平庸、邪恶。

别人正在浏览...

暗当傲气馝馞鄙薄惭隐草写阐幽明微吃虚冲陷传为笑柄达公鞋典借雕虫薄技递兴房闱繁华损枝沸天震地風衢幅圆泔脚膏芗归谬法嗥咷贺份桁梁黄皮寡廋焕蔚活擦擦火地岛践升胶胶纷纷胶枣嗟诮街声隽楚戡翦空勤连华理鬓烈栗离疾眇藐磨蹭平粜青璅请准取精用弘如切如磋桑经砂锅杀合筛子诗肩瘦石林霜水炭画跳丸日月晩谷相动香远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