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身段的意思、身段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身段的解释

(1) [(woman’s) figure]∶女子的身形体态

身段优美的妇女

(2) [(dancer’s) posture]∶演员在舞台上表演的形体动作

详细解释

(1).身体。 宋 柳永 《木兰花》词:“星眸顾拍精神峭,罗袖迎风身段小。” 清 李渔 《玉搔头·误投》:“难道是廉耻心随身段长。” 草明 《魅惑》:“她底矮壮的身段倚靠在 汶澜桥 铁栏上。”

(2).指体态。 宋 柳永 《荔枝香》词:“遥认,众里盈盈好身段。”《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难逢夫》:“ 玉姐 偷看公子,眉清目秀,面白唇红,身段风流。”

(3).戏曲演员表演的各种舞蹈化形体动作。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新城北录下》:“ 周维伯 曲不入调,身段阑珊,惟能説白而已。” 清 李渔 《比目鱼·入班》:“开口便成腔,不须摹倣身段规模,做出都成样。”《相声传统作品选·黄鹤楼》:“我们没事儿净在一块儿研究,我给他呀说说身段嘛的,研究研究唱腔儿呀!”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身段是汉语中具有多重含义的词汇,其核心定义可从以下两个层面解析:

一、基本释义

  1. 女子的身形体态
    指女性身体的姿态和线条美感,例如“身段优美的妇女”。这一用法常见于文学和日常描述中,强调自然体态或刻意摆出的姿势,如拍照时的造型。

  2. 戏曲表演的形体动作
    在传统戏曲(如京剧)中,身段是演员通过舞蹈化动作塑造角色、传递情感的重要手段。它涵盖从简单手势到复杂武打的所有程式化动作,是“唱、念、做、打”四功中“做”与“打”的体现。


二、戏曲身段的深层解析

  1. 来源与特点
    戏曲身段源于生活,但经过历代艺术家的提炼和艺术加工,形成规范化的表演形式。例如,京剧中的“以腰为轴”身法,通过腰部带动全身动作,结合眼神(“小轴运神”)形成独特韵律。

  2. 分类与应用

    • 行当差异:不同角色(如生、旦、净、丑)有专属身段,如青衣的柔美与武生的刚健。
    • 道具结合:水袖、髯口等道具的使用会衍生特定身段动作。
  3. 形与神的结合
    戏曲身段强调“形神兼备”:“形”指外部动作规范(如步法、手势),“神”则通过眼神和内在情感赋予动作生命力,二者缺一不可。


三、近义词与扩展

如需进一步了解戏曲身段的具体程式(如“云手”“走边”),可参考专业戏曲教材或观摩经典剧目。

网络扩展解释二

身段

身段(shēn duàn),指一个人的谦恭姿态和言行举止。拆分部首是“身”和“段”,其中“身”是汉字的相关部首之一,表示与人体身体相关的含义;而“段”表示折断或一段一段的意思。

来源:《尔雅·释疑》中有“身段,节也”之说,意为节制自己的身体,保持谦恭和礼貌。

繁体:身段(䘞),繁体字与简化字的字形有所不同,但意义完全相同。

古时候汉字写法是不断演化的,现行的简化字为“身段”,在古代书面语中常见的写法为“身斷”。

例句:

1. 他在公共场合总是保持着良好的身段。

2. 出身名门,她一直以身段高贵自居。

组词:身姿、身躯、体态、风度。

近义词:风度、气质。

反义词:粗鲁、无礼。

别人正在浏览...

鼇阙遨游白鸽标百团大战弊弊长隧乘木螭盘虎踞敕授疵杂葱蒙挫失打笔套打供倒垂莲刀竿节大义灭亲电视转播车反杀分岭分流电阻愤恼浮征冈隒棺饰过变鼓钲含枢纽侯鲭狐续疆辅兼怀艰疚街声镜彻矜矜击应课历科纳离黄麻炬梦鸟盟言佞哀凝睇柔刃柔逊厦屋勝代蛇孽诗本时宪历说今道古死产条脩叶贯望风扑影挽牵畏迫相一闲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