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小的意思、少小的详细解释
少小的解释
[when one is young] 年幼;年青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唐· 贺知章《回乡偶书》
详细解释
(1).年幼;年幼者。 汉 刘向 《说苑·谈丛》:“仁慈少小,恭敬耆老。”《东观汉记·马援传》:“臣与 公孙述 同县,少小相善。” 唐 贺知章 《回乡偶书》诗之一:“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鬢毛衰。” 陈毅 《中岳庙》诗:“巍巍 中岳庙 ,少小即知名。今日亲观览,荒凉满目陈。”
(2).指儿科。《新唐书·百官志三》:“﹝医博士﹞掌教授诸生以《本草》、《甲乙》、《脉经》,分而为业:一曰体疗,二曰疮肿,三曰少小。”
词语分解
- 少的解释 少 ǎ 数量小的,与“多”相对:多少。少量。少许。 缺,不够:缺少。减少。 不经常:少有。少见。 短时间:少等。少候。少顷。 丢,遗失:屋里少了东西。 轻视:“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如吾
- 小的解释 小 ǎ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不及一般或不及所比较的对象,与“大”相对:小雨。矮小。短小精悍。 范围窄,程度浅,性质不重要:小事。小节。小题大作。小打小闹。 时间短:小坐。小住。 年幼小
专业解析
"少小" 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包含以下两层含义:
-
指年幼的时期;童年或少年时代。
- 这是"少小"最核心和最常用的含义。它强调人生的早期阶段,通常指从儿童到青少年这段年纪尚轻的时期。
- 例证: 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名句"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回乡偶书二首·其一》)中的"少小",就是指诗人离开家乡时的少年时代。杜甫在《壮游》诗中写道"少小多病,贫穷好学",这里的"少小"同样指其幼年和少年时期。
-
指年纪小;年龄不大。
- 这个含义侧重于描述个体在某个特定时刻的年龄状态,表示其尚处于年幼或年轻的阶段。
- 例证: 西晋李密在《陈情表》中陈述"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此处的"少"即通"少小",意指自己年纪轻(时)就在蜀汉政权任职。在古汉语中,"少"常可通"稍",但"少小"连用表年龄小是明确的。如《论语》中提及某人"少小有才",也是形容其年幼时即显露出才华。
常见搭配与语境:
- 少小时/少小之时: 明确指年幼的时候。
- 少小离家/少小离乡: 指年纪很轻时就离开了家乡。
- 形容一个人少小聪慧/少小老成等,均指其年幼时表现出的特质。
总结来说,"少小"一词在汉语中主要用于指代人生的童年或少年阶段,或者形容一个人年纪尚轻的状态,承载着对人生早期时光的追忆或对年轻状态的描述。
参考资料:
- 释义核心依据来源于《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及《古代汉语词典》对"少小"条目的解释。
- 贺知章《回乡偶书》例证见《全唐诗》。
- 杜甫《壮游》例证见《杜工部集》。
- 李密《陈情表》例证见《昭明文选》。
网络扩展解释
以下是“少小”一词的详细解释:
基本释义
- 拼音:shào xiǎo
- 词性:形容词或名词
- 核心含义:指人年幼或年轻时的状态,常与“年老”形成对比。例如唐代贺知章《回乡偶书》中的名句“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来源与用法
-
词源:
- 出自汉代文献,如《说苑·谈丛》:“仁慈少小,恭敬耆老。”。
- 古汉语中“少”指年轻,“小”指年幼,两字连用强化年龄小的含义。
-
常见搭配:
- 少小离家:形容年少时离开家乡(如古诗用例)。
- 少小相善:指年少时建立的友谊(见《东观汉记·马援传》)。
使用场景
- 文学创作:多用于诗词或散文,表达对童年或青春时期的怀念(例:朱自清散文中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
- 日常语境:现代口语中使用较少,多见于书面语或引用古诗时。
近义词与对比
- 近义词:幼年、年少、年幼。
- 反义词:老大、年老(如“少小离家老大回”中的对比)。
扩展说明
- 发音注意:“少”在此处读作shào(第四声),而非shǎo(第三声)。
- 文化意义:该词承载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青春易逝”的感慨,常用于表达时光流逝的意境。
如需进一步探究,可查阅《汉语大词典》或古诗注解类书籍。
别人正在浏览...
鞍甲碑匠勃然作色譂奴刬塞逞变逞壮翠篁当家人,恶水缸大慝點蠟幔丁属放学共俭观笑国成涵咀黉舍厚货画品胡姑姑假姨姨护套呼语匠画兼临监择结婚季母竞谄精丽急人之难酒姥极望叩拜拉力器龙仗鸾绦落忽铭肌镂骨敏行木陛篇咏破衲疏羹琴工祈盼容鬓山魑扇构山桂烧鑪神效涉俗时弊十二指阳束景王使委仗向背消兵嚣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