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俭的意思、共俭的详细解释
共俭的解释
恭敬而节俭。共,通“ 恭 ”。《左传·成公十二年》:“享以训共俭,宴以示慈惠。共俭以行礼,而慈惠以布政。” 宋 苏舜钦 《感兴》诗之一:“惜哉共俭德,乃为侈所蛊;痛乎神圣姿,遂与夷为侣。”
词语分解
- 共的解释 共 ò 相同,一样:共性。共同。同甘共苦。 彼此都具有、使用或承受:患难与共。休戚与共。 一起,一齐:共鸣。共勉。共议。共处(?)。 总计,合计:共计。总共。 与,和:“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 俭的解释 俭 (儉) ǎ 节省,不浪费:俭省。俭朴。勤俭。克勤克俭。 贫乏,歉收:俭月。俭岁。俭腹(腹中空虚,喻知识贫乏)。 奢 笔画数:; 部首:亻;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共俭”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恭敬而节俭,其中“共”是通假字,通“恭”。以下是详细解释:
1.基本释义
- 共:通“恭”,表示恭敬、谦逊的态度。
- 俭:指节俭、俭省,强调不浪费财物。
- 整体含义:形容人在言行和生活中既保持恭敬的礼仪,又践行节俭的美德。
2.出处与用例
- 最早见于《左传·成公十二年》:“享以训共俭,宴以示慈惠。共俭以行礼,而慈惠以布政。”,说明“共俭”在古代是礼仪与治国的重要准则。
- 宋代苏舜钦在《感兴》诗中提到:“惜哉共俭德,乃为侈所蛊”,进一步以“共俭”表达对道德沦丧的痛心。
3.现代理解
- 部分现代解释(如)将其扩展为“共同勤俭节约”,但此说法未被权威古籍或词典广泛采纳,需注意区分传统与引申含义。
4.使用场景
- 适用于描述个人修养(如谦恭节俭)、家风教育,或讨论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观念。
5.常见误读
- 需注意“共”并非“共同”之意,而是“恭”的通假字,避免混淆词义。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例句,可参考《左传》相关篇章或宋代诗文。
网络扩展解释二
共俭
共俭是一个意为“共同减少浪费,节约开支”的词语。它由“共”和“俭”两个字组成。
部首和笔画
“共”字的部首是“八”,总共有6画;“俭”字的部首是“人”,总共有8画。
来源
“共俭”这个词来源于《论语·让王篇》:“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我朋友乎?”孔子在这里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友谊以及互助减少浪费的重要性。
繁体
“共俭”这个词在繁体字中是「共儉」。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的汉字书写中,共字有时会写成「共0冂」,俭字有时会写成「俔」。这是古汉字书写形式的一种变体。
例句
1. 在这个团队中,大家共俭爱民,节约每一分资源。
2. 实施共俭政策,加强国内的节约意识,促进经济的发展。
组词
共同、共赢、共建、俭约、俭省、俭朴
近义词
共同减少浪费、节约开支的近义词有节俭、节约、勤俭、简朴。
反义词
相反含义的词有奢侈、浪费、铺张。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