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山王的意思、山王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山王的解释

(1). 晋 山涛 和 王戎 的并称。 南朝 宋 颜延之 作《五君咏》,述竹林七贤,以 山涛 、 王戎 显贵而不予列入。见《宋书·颜延之传》。 唐 李德裕 《仆射相公偶话旧唱和诗凄然怀旧辄献此诗》:“ 延年 如有作,应不用 山 王 。” 宋 梅尧臣 《依韵四和正仲》:“ 嵇 阮 当时无俗虑, 山 王 虽贵亦能陪。” 元 熊与龢 《木平饲龙亭次韵方巨山》:“由来清调须吾辈,幸不 山 王 愧五君。”

(2).旧指瑶族头领。 元 无名氏 《招捕总录》:“ 延祐 三年三月, 德庆路 猺 蛮叛,既而令山主 五世禄 、山王 李伯达 招降 圆麻山 猺 人 盘郎梗 、 盘古缀 、 王穷肠 等出官。”

(3).指老虎。《小五义》第六一回:“ 卢珍 説:‘急速找树,不然山王一到,就没处躲避了。’……正説话间,就见那只猛兽走动,蹿山跳涧,直奔前来了。”

(4).指山神。《五灯会元·临济宗·护圣居静禅师》:“颯颯清风来入室,山王土地暗中忙。” 明 屠隆 《綵毫记·汾阳报恩》:“[外扮山神上]……土地何在?[末扮土地上]禀上山王,有何分付?”

(5).佛教语。最高的山。《佛说无量寿经》卷五:“智慧如大海,三昧如山王。” 唐 李华 《东都圣禅寺无畏三藏碑》:“灌顶在昔,声闻现今,山王高妙,海月圆深。”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山王”是一个多义词,具体含义需结合语境判断,主要包含以下五种解释:

  1. 晋代人物并称
    指西晋名士山涛与王戎的合称。两人同属“竹林七贤”,但因后来显贵,被南朝颜延之在《五君咏》中排除在外,成为典故。例如宋代梅尧臣诗句“山王虽贵亦能陪”即引用此意。

  2. 瑶族头领称谓
    元代文献中,“山王”用于指代瑶族部落首领,常与“山主”并列出现。例如《招捕总录》记载山王李伯达协助招降瑶人。

  3. 老虎的别称
    明清小说中常以“山王”代指老虎,如《小五义》描述躲避“山王”(猛虎)的情节。这一用法凸显老虎在山林中的霸主地位。

  4. 山神的代称
    佛教及民间信仰中,“山王”可指山神或土地神。例如《五灯会元》记载“山王土地暗中忙”,明代戏曲中也有类似用法。

  5. 佛教术语
    在佛教语境中,“山王”象征最高之山,比喻佛法或修行境界的至高无上。


提示:以上释义综合了历史文献、文学典故及宗教术语。若需进一步考证具体出处,可参考《宋书·颜延之传》《招捕总录》《五灯会元》等原始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二

《山王》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山王》是一个汉语词汇,指的是“山的君王”,即山脉中最高的峰,也可以指代最高的山神或山祇,被人们视为神圣的存在。

拆分部首和笔画

《山王》这个词可以从“山”、“王”两个部首拆分。它的拼音是shān wáng。

山(shān)的部首是山,笔画数为三。

王(wáng)的部首是玉,笔画数为四。

来源

《山王》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在古代社会中,山被视为自然力量和神灵的象征,被认为具有神圣的地位。因此,山的最高峰也被视为君王的象征,并被尊称为“山王”。

繁体

《山王》的繁体字为「山王」。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写法会有所不同。关于《山王》这个词的古汉字写法是:「山->厂+山+山」和「王->玉+规」。

例句

1. 这座山的最高峰被人们称为山王。

2. 放眼望去,山王巍峨屹立,气势雄伟。

组词

1. 山脉

2. 山岳

3. 山水

近义词

1. 山尊

2. 山主

3. 地王

反义词

平原

低洼

深谷

别人正在浏览...

白头而新包拢避而不谈逼骨滗析不因人热残酷无情乘除澄净持持瓷枕丹桂单幕丁子东西南北人缝联佛口蛇心府宅皋落更巡瓜瓞韩棱之劒潢洋欢骇会餐节疤激历金飔集团购买力酒盂寄秧积帐老学庵笔记联襟林垂龙头蛇尾绵延棉衣妙瞬麛卵墨墨抨击亲子铨授权篆鹊石氍毺三神山姗谤牲口棚私衙酥麻榻榻米跳花头槎挽鹿车物理光学乡背相缭嚣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