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山铭的意思、山铭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山铭的解释

指勒石山上的铭文。 唐 刘禹锡 《闻韩宾擢第归觐兼贺韩曹长》诗:“ 孝若 归来呈画讚, 孟阳 别后有山铭。” 孟阳 , 晋 张载 之字。此指其所作《剑阁铭》。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山铭"是一个相对罕见的汉语词汇,在常规的现代汉语词典中未被广泛收录。其含义可以从字源学和古代文献应用角度进行解释:

一、字义解析

  1. 山:象形字,甲骨文像三座峰峦相连的形状。《说文解字》释为:“宣也。宣气(散),生万物,有石而高。”意指山是宣导地气、散生万物之处,有岩石而高耸的地貌。其核心含义指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巨大隆起部分。
  2. 铭:形声字,从金,名声。本义指在器物(如青铜器)或碑石上刻写文字以记述功德、警戒或纪念。《礼记·祭统》载:“夫鼎有铭。铭者,自名也,自名以称扬其先祖之美,而明著之后世者也。”后引申为刻写、铭记、文体名等义。

二、词汇“山铭”的含义 结合“山”与“铭”的本义,“山铭”可理解为:

三、文献依据与应用实例 “山铭”一词在古代文献中偶有出现,其应用印证了上述含义:

  1. 刻石纪功:东汉班固所作《封燕然山铭》(全称《车骑将军窦宪北征颂并序》),记载窦宪大破北匈奴后登燕然山(今蒙古杭爱山)“刻石勒功,纪汉威德”的事迹。这是“山铭”作为刻于山石的纪功铭文的著名实例。
  2. 文体创作:南朝梁文学家吴均的《吴朝请集》中收有《八公山铭》,是歌咏八公山(今安徽淮南)风物与历史的铭体文章,属于以山为题的铭文创作。

四、总结 “山铭”一词主要有两层紧密相关的含义:

  1. 物质载体层面:指直接镌刻于山体、岩石之上的铭文(石刻)。
  2. 文体内容层面:指以山岳为描写对象或背景的铭体文学作品。 其核心在于“铭”与“山”的结合,体现了古人将文字与自然景观相融合,用以纪事、颂德、抒怀的文化传统。

参考资料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

“山铭”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两个层面解析:

一、字面含义

指刻在山石上的铭文,通常用于记载重要事迹或表达特定意义。例如唐代刘禹锡在《闻韩宾擢第归觐兼贺韩曹长》中提到的“孟阳别后有山铭”,即指晋代张载(字孟阳)所作的《剑阁铭》。

二、引申含义

比喻名声或功绩如同铭刻于山石般永恒,具有难以磨灭、广为流传的特点。常用于形容人物声誉卓著或事件影响深远。


补充说明

  1. 文化象征
    “山”象征稳固与崇高,“铭”代表铭记,组合后既体现文字载体的庄重性,也暗含对精神传承的重视。
  2. 使用场景
    • 文学创作中用于表达对自然、历史的敬畏(如石刻碑文);
    • 日常语境中可形容人物功绩或品德的深远影响。

提示:若需查阅古籍原文(如《剑阁铭》),可通过权威文献数据库进一步溯源。

别人正在浏览...

白水泥宝庄悲憾碧濑馎饦诚实道德活动擣珍等第等郎媳滇系军阀氐人国敦心方且飞霜风清麸秳腹有鳞甲干强干手歌曲钩距过刀山过秦论寒地红酥减耗鞯勒勦合家数劫劫巴巴极能狷暴克拉廓宁枯心罗闉眉柳猛虎丏缘牛皮胶驽马十舍瓯窭泼脚子货蒲酒迁却鳅蛑求忠出孝商雒升虚舌子噬贤实至名归束上起下蹋鸱巾泰交帑金殄没嚣暴吸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