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干中“庚”的别称,用以纪年。《尔雅·释天》:“﹝ 太岁 ﹞在庚曰上章。” 隋 许善心 《神雀颂》:“岁次上章,律谐大吕,玄枵会节,玄英统时。” 清 钱谦益 《闻母邹太君七十序》:“谨书之以为序。时上章困敦十一月初五日。” 鲁迅 《祭书神文》序:“上章困敦之岁, 贾子 祭诗之夕, 会稽 戛剑生 等谨以寒泉冷华,祀书神长恩,而缀之以俚词。”
(1).向皇帝上书。《后汉书·百官志二》:“﹝公车司马令﹞掌宫南闕门,凡吏民上章,四方贡献,及徵诣公车者。” 宋 周密 《齐东野语·赵伯美》:“ 伯美 为 湖南 宪, 牟濚 叔清 知 衡阳 ,行移之间,微有牴牾, 伯美 遂上章劾 叔清 。”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四:“时丞相 朮虎高琪 擅权,变乱祖宗法度,公上章劾之。”
(2).道士上表求神。《晋书·王献之传》:“ 献之 遇疾,家人为上章,道家法应首过,问其有何得失。”《隋书·经籍志四》:“又有诸消灾度厄之法,依阴阳五行数术,推人年命书之,如章表之仪,并具贄币,烧香陈读。云奏上天曹,请为除厄,谓之上章。”
“上章”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多重含义,以下是综合各类文献的详细解释:
天干纪年中的别称
作为十天干中“庚”的别称,用于纪年。例如《尔雅·释天》记载:“太岁在庚曰上章”,古代文献中常以此表示年份,如隋代许善心《神雀颂》中“岁次上章”。
指向皇帝上书或献奏章
文言文中指臣子向帝王呈递奏疏,如《后汉书·百官志二》提到“凡吏民上章”,元代刘祁《归潜志》亦记载官员上章弹劾权臣的史实。
道教仪式术语
指道士向神灵上表祈福消灾的仪式,如《隋书·经籍志四》描述道教“上章”需遵循阴阳五行数术,并烧香陈读,类似奏章形式。
现代引申用法
在学术或教育场景中,可指代书籍、文章的“上一章节”,用于讨论或引用前文内容,属于口语化引申义。
权威性说明:以上释义中,前三点均有古籍文献或权威词典支撑,第四点则为现代语境下的扩展用法,需结合具体上下文判断。若需深入研究纪年或道教相关内容,建议参考《尔雅》《隋书》等原始文献。
《上章》是一个成语,指的是上一章、上一篇文章或篇章。
《上章》由“上”和“章”两个字组成。
“上”的部首是一,笔画数为3。
“章”的部首是立,笔画数为11。
《上章》最早出现在《太平御览》这部书中。在此书中,上一篇文章称为“上章”,下一篇则称为“下章”,成为后来习惯上的用法。
繁体中,依然为《上章》。
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中,一般与现代不同,但翻译为《上章》的意思是相同的。
他写完了这篇小说的上章,接下来会继续写下一章。
组词:上升、章程、书章、序章。
近义词:上一节、上一篇、前文、上文。
反义词:下章、下一节、下文。
白漠保价本主闭架式禀秀不像样才彦操斤客差量长縻城闬成涣垂头拓翼啜菽大寂当颅当作德心斗折饿杀帆海返御风谕分缘赋归来芙奴传府衙高居换工回游魂瓶祸母郊内桀傲集让锯末科斗篆枯涸丽美痢症历政鹿港緑峥峥明瞳陪笑疋练融释贯通乳腺炎生禀十二时受词瘦客听沉望眼五旦遐迩一体瞎混贤业憸谀校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