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善旌的意思、善旌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善旌的解释

古代人主为求善言所立之旗。语出《管子·桓公问》:“ 舜 有告善之旌而主不蔽也。”《汉书·文帝纪》:“古之治天下,朝有进善之旌。” 颜师古 注引 如淳 曰:“欲有进者,立於旌下言之。” 宋 范仲淹 《从谏如流赋》:“我后光被羣方,柔怀多士,陈谤木而听政,建善旌而求理。”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善旌”是古代君主为征求善言、鼓励进谏而设立的旗帜,具有重要的政治象征意义。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基本含义

    • 字面构成:“善”指善言、良策,“旌”是古代旗杆装饰羽毛的旗帜,常用于表彰或标识。
    • 核心功能:君主通过立旌旗的方式,示意臣民可站在旗下进献有益言论,类似“谤木”(谏言之木)的作用。
  2. 历史渊源

    • 最早记载于《管子·桓公问》:“舜有告善之旌而主不蔽也”,表明其起源于上古贤君舜的治国举措。
    • 汉代延续传统,《汉书·文帝纪》记载“朝有进善之旌”,颜师古注称“欲有进者,立於旌下言之”。
  3. 政治意义

    • 象征君主纳谏的开放性,如宋代范仲淹在《从谏如流赋》中以“建善旌而求理”喻示明君治理之道。
    • 与“谤木”“谏鼓”等同属古代广开言路的制度设计,体现“兼听则明”的执政理念。
  4. 延伸用法

    • 后世文学中常借“善旌”代指纳谏渠道,如唐代诗歌用典。
    • 现代语境中可用于比喻倾听民意的象征性表达。

补充说明:该词属于历史词汇,现代使用频率较低,多见于研究古代政治制度或文言文解读场景。

网络扩展解释二

善旌

善旌是一个充满诗意的词汇,它可以拆分为“善”和“旌”两个部分。

善的本义是指善良、善行,代表着品德高尚、慈善仁爱的含义。旌是指旗帜、旌旗,展示旌旗可以传达意义和信息。因此,善旌这个词的意思可以理解为展示善行和良好品德的旗帜。

拆分部首和笔画如下:

善:部首口,总笔画数12。

旌:部首方,总笔画数11。

善旌这个词来源于古代文献,据《周礼·地官·大师》所载,古代祭祀仪式中的主持人会挥动旌旗,象征着善行和功德,用来表彰善良的人。后来,善旌逐渐成为对善行的赞美和崇尚的象征。

在繁体字中,善旌的写法相同,没有变化。

古时候,汉字的写法与现代略有不同。在古代文献中,善旌的写法可能与现代有些差异,但主要的形状和意思并没有变化。

以下是一些关于善旌的例句:

1. 他的行为高洁善良,是社区中的一面善旌。

2. 善旌的人总是受到人们的敬重和喜爱。

善旌这个词可以与其他词组合成新词,例如:善行、善良、善举等,它们都有着积极正面的意义。

与善旌意义相近的词语有“美德”、“道德品质”等,它们都可以和善旌一样指代良好的品德和善行。

与善旌意义相反的词语并不常见,通常我们更倾向于用反义词来强调相反的意义,例如“恶行”、“邪恶”等。

别人正在浏览...

报闻北门之管卑位滗析拨落不定期怅悢朝耕暮耘陈叔宝畴昔处正大沽之战刀槊丁板子蜚翘风斗封建主分母浮月轧空干涸挂冠而去钴炮滑淖伙种茧蚕拣刺降典踑踞惊霆勼合浪侃六出花隆眇龙尾车卢沟桥旅占门吊迷气跑突破体书旗旛祈福棋童仁柔寡断戎落三峦剡溪事功之学使见识死服泗沂帑藏甜和投壶无灰木武帷隙讐写本忻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