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电子论的意思、电子论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电子论的解释

用物质是由带电粒子构成的假设来解释各种物理现象的理论。经典电子论是1895年由洛伦兹提出的,它把电磁波与物质相互作用归结为电磁波与物质中电子的相互作用。金属电子论是1898年由德国物理学家黎开和德鲁台提出的,它认为金属导电和导热现象是因为金属中有自由电子的缘故。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电子论是物理学中解释物质电性质的基础理论,其核心观点认为物质内部存在带电微粒(即电子),并通过电子的运动与相互作用解释导电、磁性、热效应等现象。这一概念最早由英国物理学家汤姆逊于1897年通过阴极射线实验证实电子的存在后逐步形成系统理论。

从汉语词典释义角度分析,《现代汉语科技词典》将其定义为“研究电子在物质结构及电磁现象中作用的理论体系”,强调电子作为基本电荷载体的角色。该理论包含两个主要分支:经典电子论基于麦克斯韦方程组,描述电子在导体中的宏观运动规律;量子电子论则引入波粒二象性,解释微观尺度下的电子行为。

根据《物理学史》记载,电子论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洛伦兹在1904年建立的电子运动方程奠定了经典理论基础;索末菲在1916年引入量子化条件形成半经典理论;最终与量子力学结合形成现代固体电子论,成功解释了超导、半导体等物质特性。

在应用层面,《中国大百科全书》指出该理论支撑着现代电子技术三大领域:①半导体器件工作原理(如晶体管PN结形成);②电磁波辐射机制(如天线电子振荡产生电磁波);③材料导电性分类依据(通过自由电子密度区分导体、绝缘体)。

网络扩展解释

电子论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术语,具体解释需结合语境:

一、物理学理论

  1. 基本定义
    电子论是以物质由带电粒子构成为基础,解释电磁现象、导电性等物理现象的理论体系。

  2. 经典电子论
    由洛伦兹于1895年提出,核心观点是将电磁波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归结为电磁波与物质内部电子的相互作用。这一理论为早期电磁学研究提供了微观解释框架。

  3. 金属电子论
    1898年德国物理学家黎开和德鲁台提出,认为金属的导电与导热特性源于内部自由电子的运动,成为固体物理的重要理论基础。

二、汉语词汇的特殊用法
在中文语境中,个别词典将其解释为成语,比喻“言辞犀利如电流,辩论激烈似电光”(如查字典网描述)。但此用法较为罕见,通常出现在特定修辞场景,与物理学定义无直接关联。

注意:学术领域普遍采用物理学定义,建议优先参考权威科学文献。若需了解比喻义,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

别人正在浏览...

闇解百城表白矢柴都长拍超然独立车瓦持蠡测海触角纯臣黨八股玷秽短发顿着峨眉山负值钩环航次赫耀黄茂悸怖继绝存亡近晩巨橐恐惑匮少聊萧李将军列传离堂留后鹿醢旅宴蛮妆瞑想木墩挠沮胖乎乎平字破漏剖爱前好启用容借萨玛三谛杀鸡为黍食不重肉水牛淑嘉顺济嘶嘶思土条律挑闼退黜万寿窝脓包五噫小有清虚之天洗骨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