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 徒裎 ”。
“徒袒”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tú tǎn(注音:ㄊㄨˊ ㄊㄢˇ),其基本含义为赤身露体,没有衣物遮挡。以下是详细解释:
词义解析
异形词关联
该词与“徒裎”(tú chéng)为异形词关系,两者含义相同,均指赤身露体。
使用场景与注意事项
如需进一步了解“徒裎”的延伸用法,可参考权威词典或古籍文献。
徒袒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赤身裸体、无衣无袜。形容没有衣服遮体。
徒袒这个词的部首是衣,共13个笔画。
徒袒这个词来源于古代汉语。徒的本义是行走、走动的意思,袒是指赤裸、露出的意思。合在一起就形成了徒袒,表示光着身子行走的状态。
徒袒的繁体字为「徒袒」,和简体字形相同。
在古代,徒袒这个词的写法并非现在的样子。在西汉刘德《刘德字典》中,徒袒的写法为「秃袒」,而在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写法为「粲」。后来逐渐演变为现在的「徒袒」。
1. 在酷热的夏天,他徒袒着上身,汗水直流。
2. 在冰天雪地中,他徒袒奔跑,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
徒步、徒劳、袒护、赤身裸体、光着身子
裸露、光溜溜、光膀
衣冠楚楚、整装待发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