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踩田的意思、踩田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踩田的解释

指实地丈量田地。 李六如 《六十年的变迁》第一卷第一章:“于是看屋,踩田,打计开,写契等等,像煞有介事似的,全由 凌尚琴 派自己的管庄和管账的一手包办。”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踩田”是一个具有特定农业技术含义的古汉语词汇,现多用于农史研究领域。其核心含义如下:


一、词义解析

踩田(cǎi tián)指古代农田管理中,在作物收割后或特定生长阶段,用脚踩踏田地土壤的农事操作。主要目的包括:

  1. 压实土壤:减少收割后土壤的松散性,防止风蚀水蚀,保持墒情(《农政全书·卷五》记载“刈后践之,令土实”)。
  2. 秸秆还田:通过踩踏将残留的秸秆、根系压入土中,促进腐解增肥(明代《天工开物》提及稻收后“踩禾根于泥”以肥田)。
  3. 抑制杂草:破坏杂草生长环境(清代《授时通考》载“踩田以遏莠草”)。

二、技术要点

  1. 适用场景

    • 多见于水稻、小麦收割后的旱田或排水后的水田。
    • 部分地域用于秋耕前的土壤预处理(如江南“踩冬田”习俗)。
  2. 操作工具

    早期依赖人力或畜力(牛、马),后逐渐被农具(如碌碡)替代,属传统中耕技术之一。


三、现代农学价值

踩田体现了古人对土壤物理性质的认知:


参考文献

  1. 《农政全书》(明·徐光启),中华书局点校本,2011年,第5卷农事篇。
  2. 《天工开物》(明·宋应星),广东科技出版社注释版,2018年,乃粒篇。
  3. 《授时通考》(清·鄂尔泰),农业出版社影印本,1956年,农余卷。
  4. 游修龄《中国农业通史·原始社会卷》,中国农业出版社,2019年,第4章耕作技术节。
  5. 陈文华《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史图谱》,文物出版社,2002年,土壤管理章节。

(注:因古籍电子化限制,部分文献暂无法提供直接链接,建议通过权威学术数据库如“中国基本古籍库”检索原文。)

网络扩展解释

“踩田”一词主要有以下两种解释,但需结合不同语境区分:

  1. 字面含义(常见解释)
    指实地丈量田地,属于具体行为描述。该用法在文学作品中出现,例如李六如《六十年的变迁》中提到的土地交易流程:“看屋、踩田、打计开、写契”。这一含义强调对田地的实际测量或勘察。

  2. 比喻含义(较少见)
    部分词典(如)将其解释为成语,比喻“不慎陷入困境或惹来麻烦”,源自农村生活中踩踏田地的场景。但此用法在其他权威资料中较少被提及,可能属于特定语境下的引申义。

补充说明:

别人正在浏览...

暗流熬姜呷醋百足之虫﹐至死不僵陂泽表蕝兵阵宾鸿茀郁不屑一顾差之毫氂,失之千里扯谎称塞撤弃大错特错大言不慙钓射动辄得咎遁世幽居放盘风趣戆勇藁荐公事人工细棺具寒单扞格化凫黄荻诲接浑黄惑疑叫菜校样激变诘谯景行瞰瑕伺隙铿鍧芤脉筐贡辽左灵场面皮免去般辟披述前家后继曲惠省吃俭用沈葘湿薄外调外论外路人遐邦贤望陷刑小宰析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