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绮缟的意思、绮缟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绮缟的解释

(1).精美而有花纹的丝织品。缟为未经染色之绢。《楚辞·招魂》:“纂组綺縞,结琦璜些。” 洪兴祖 补注:“綺,文繒也;縞,音杲,素也,一曰细繒。”《后汉书·逸民传·梁鸿》:“今乃衣綺縞,傅粉墨。岂 鸿 所愿哉?” 三国 魏 曹植 《杂诗》之三:“西北有织妇,綺縞何繽纷。”

(2).树木名。《太平广记》卷四一○引《神异经·绮缟树实》:“东南荒中有邪木焉……一名綺縞。人见无叶,谓之綺縞。”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绮缟(qǐ gǎo)是一个古汉语复合词,由“绮”和“缟”两个表示丝织品的名词并列组成,特指两类不同的精美丝织物。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1. 本义:两种丝织品的并称

    “绮”指有花纹或提花的丝织品,质地轻薄,色彩华美;“缟”指未经染色的精细白绢,质地细密,素雅光洁。两者并称时,泛指华美精细的丝织品,尤指古代齐地(今山东一带)的特产。如《汉书·地理志下》记载齐地“织作冰纨、绮绣、纯丽之物,号为冠带衣履天下”,其中“绮绣”即包含绮、缟类织物。

  2. 引申义:华美服饰或丝织品的代称

    因“绮”与“缟”均为高档衣料,故“绮缟”常代指华美的衣物或丝织品整体。如东汉服虔在《通俗文》中注解:“细绫谓之绮,白缯谓之缟”,明确区分了两者的工艺特征。

  3. 语用特征

    • 书面语色彩:属典雅的古汉语词汇,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多见于古典文献或学术论述。
    • 文化内涵:承载中国古代丝绸工艺的成就,反映古代服饰文化及地域经济特色(如齐地纺织业的兴盛)。

权威文献参考:

示例文献:

《后汉书·舆服志》载:“公侯九卿以下皆织成,采翠为毛,绮缟为里。”此处“绮缟”指华贵衣物的衬里材质。

“绮缟”核心指代古代华美精细的丝织品,兼具工艺分类与文化象征意义,是研究中国传统纺织史与服饰文化的重要词汇。


来源依据:

  1.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2.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3. 《辞源》(修订本,商务印书馆)
  4. 《汉书·地理志》《后汉书·舆服志》(中华书局点校本)
  5. 服虔《通俗文》(清人辑佚本)

网络扩展解释

“绮缟”是汉语词汇,拼音为qǐ gǎo,主要包含以下两层含义:

一、基本释义

  1. 精美有花纹的丝织品

    • 绮:指带有花纹或图案的丝织品,如细绫、文缯等(、)。
    • 缟:原指未经染色的素绢或细密的生绢()。
    • 合称“绮缟”,泛指华美的丝织衣料,常用于古代贵族服饰。例如《后汉书》提到“衣绮缟,傅粉墨”,形容衣着华丽()。
  2. 树木名

    • 出自《太平广记》引《神异经》,指东南荒中一种名为“绮缟”的奇树,因枝叶形似丝织品花纹而得名()。

二、出处与例句


三、现代用法

现多用于文学或历史语境,形容华美织物,或借喻色彩绚丽的事物。例如:“晚霞如绮缟铺陈天际。”

提示:若需查看更多古籍原文或权威释义,可参考《说文解字》《太平广记》等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挨批暗下阿誉罢垒悲耻变脸变色编削别酌饼肆啵啵餔食昌洋尺度赤口白舌大厦栋梁东欧郭申憨态可掬皓齿哈什壑舟惶急讙谑蹇行皦絜揭晓惊泷惊涛巨浪极亲鞠茂草巨拇控驭柳黛鸾驭霿淆门业蒱戏起末奇南香七首八脚鼽欬区公所柔茹刚吐闰月唼咂射雀说内束置高阁思旧素一抬眼泰真淌口水田横岛筒竹无儤无德而称乌几纤毳闲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