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散文的意思、散文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散文的解释

(1) [prose;essay]

(2) 指不讲究韵律的散体文章

(3) 一种文学体裁,包括杂文、随笔、游记等

详细解释

(1).文采焕发。 晋 木华 《海赋》:“若乃云锦散文於沙汭之际,綾罗被光於螺蚌之节。”

(2).犹行文。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明诗》:“观其结体散文,直而不野,婉转附物,怊悵切情:实五言之冠冕也。”

文体名。六朝以来,为区别于韵文、骈文,而把凡是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概称散文。随着文学概念的演变和文学体裁的发展,散文的概念也时有变化,在某些历史时期又将小说与其他抒情、记事的文学作品统称为散文,以区别于讲求韵律的诗歌。现代散文是指除小说、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之外的其他文学作品。其本身按其内容和形式的不同,又可分为杂文、小品、随笔等。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散文汉语 快速查询。

专业解析

散文是一种与韵文、骈文相对的文体形式,其核心特征在于不追求押韵、对仗等格律限制,以自然流畅的语言自由表达思想情感。以下是基于权威汉语词典及语言学著作的详细解释:


一、核心定义

  1. 文体属性

    指不讲究韵律、对仗的散体文章,与诗歌、骈文等韵文相对。语言形式自由,以自然表达为主,不刻意追求句式工整。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年。

  2. 表达方式

    通过叙事、抒情、议论等手法,直接反映社会生活或个人感悟,结构灵活,主题广泛。

    来源:夏征农、陈至立主编《辞海》(第七版),上海辞书出版社,2020年。


二、文体特征

  1. 语言形式自由

    无固定格律约束,句式长短错落,以口语化为基础,兼具书面语的凝练性。

    来源:王力《古代汉语常识》,中华书局,2018年。

  2. 内容题材广泛

    涵盖杂文、随笔、游记、书信等,既可记录日常见闻,亦可探讨哲理、抒发情感。

    来源:周振甫《文学风格例话》,复旦大学出版社,2019年。


三、历史演变

  1. 古代散文

    先秦诸子散文(如《庄子》)、历史散文(如《史记》)奠定了叙事与说理传统;唐宋古文运动后,散文成为主流文体。

    来源:郭锡良《古代汉语》,商务印书馆,2018年。

  2. 现代散文

    五四新文化运动后,白话散文兴起,强调个性表达与时代关怀,代表作家如鲁迅、朱自清。

    来源: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大学出版社,2021年。


四、权威分类参考

网络扩展解释

散文是一种以自由灵活的形式表达作者思想情感的文学体裁,与诗歌、小说、戏剧并列。其核心特点在于“形散神聚”——形式上不拘泥于结构、韵律,但主题思想集中统一。以下从多个角度展开解释:

一、核心特点

  1. 语言自然:散文语言贴近日常表达,如朱自清《背影》用平实语句刻画父子深情。
  2. 题材广泛:可写人叙事(如鲁迅《藤野先生》)、状物抒情(如茅盾《白杨礼赞》)、议论哲理(如培根《论读书》)。
  3. 结构自由:无需遵循固定格式,可随思绪流动展开,如冰心《寄小读者》的书信体散文。

二、主要分类

三、历史演变

四、与诗歌的区别

维度 散文 诗歌
语言节奏 自然流畅 讲究韵律节奏
结构形式 段落式自由书写 分行分节,形式规整
意象运用 直接描述为主 高度凝练隐喻

散文作为最贴近生活的文学形式,既能承载深刻思考,又能记录生活琐碎,其魅力正在于用自由的笔触捕捉世间万物的神韵。阅读优秀散文,如同与智者对话,在平凡中发现不平凡。

别人正在浏览...

白龙臛饱汉不知饿汉饥产穑朝眷琛献重身大吵大闹电征吊门帝灵端远对抗性矛盾鄂君船放物方珍干糇睾然诡籍国储捍遏花岗岩头脑璜台患咎回腸辉荣虺蛇监利教管赍贷杰暴结膜炎击节金神急骑巨贾坤维良讯戾家离逷溜打精光鳗井冥通末屑目外眦拏掇阙陋礐石啬养数理化四时主咝咝声天绅铁车抟香弄粉武骑虾蟇陵先炊娴雅闲言闲语下梢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