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三江的意思、三江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三江的解释

(1).古代各地众多水道的总称。《书·禹贡》:“三江既入, 震泽 底定。”《周礼·夏官·职方氏》:“其川三江。” 汉 以后有多种解释。《国语·越语上》 韦昭 注以 吴江 、 钱塘江 、 浦阳江 为三江。《水经注·沔水》引 郭璞 说以 岷江 、 松江 、 浙江 为三江。《书·禹贡》 陆德明 释文引《吴地记》以 松江 、 娄江 、 东江 为三江。《汉书·地理志上》 颜师古 注以 北江 、 中江 、 南江 为三江。 南朝 宋 谢灵运 《入彭蠡湖口》诗:“三江事多往,九派理空存。” 唐 杜甫 《有怀台州郑十八司户》诗:“ 天台 隔三江,风浪无晨暮。” 元 方回 《听航船歌》诗之六:“南到 杭州 北 楚州 ,三江八堰水通流。” 清 龚自珍 《胡户部集同人祀汉郑司农作祀议一篇质户部户部属檃括其指为韵语以谐之》:“《尚书》有今文,隻义餽贫送,四辨餽《尧典》,三江餽《禹贡》。”

(2). 蜀 有三江,即 岷江 、 涪江 、 沱江 。 明 杨慎 《嘉州刘介川进士母寿诗》:“三江化作长春酒,戯綵恒斟 爱日亭 。” 清 李慈铭 《越缦堂读书记·升庵集》:“ 蜀 之三江:外水 岷江 ,中水 涪江 ,内水 沱江 也。”

(3).指 广东 境内的 西江 、 北江 、 东江 。 清 黄遵宪 《羊城感赋》之二:“手挽三江尽北流,寇氛难洗 越 人羞。”

(4).指 鸭绿江 、 松花江 、 黑龙江 。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话》卷十三:“ 鸭緑江 、 松花江 、 黑龙江 ,称三江,其源在 长白山 顶。”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三江”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词汇,其具体解释需结合历史、地理和语境综合理解。以下是详细分析:

一、古代泛指

  1. 广义概念
    古代“三江”多指某一区域内的主要水道总称,并非固定指代三条河流。例如:
    • 《尚书·禹贡》记载“三江既入,震泽底定”,这里的“三江”可能指太湖流域的吴江、钱塘江、浦阳江等。
    • 汉代学者郭璞认为“三江”为岷江、松江(今吴淞江)、浙江(今钱塘江)。

二、现代主要定义

  1. 长江、黄河、珠江
    这一说法多见于综合性解释,强调中国境内最长的三条河流:

    • 长江(6300公里):亚洲第一长河,流经11省市,经济地位重要。
    • 黄河(5500公里):中华文明发源地,因含沙量高得名。
    • 珠江(2300公里):华南重要水系,支撑珠江三角洲经济区。
  2. 三江源保护区
    指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源头区域,位于青海省,生态意义重大:

    • 澜沧江出境后称湄公河,流经东南亚多国。
  3. 云南“三江并流”
    特指金沙江、澜沧江、怒江在滇西北并行奔流的自然奇观,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

三、地域性解释

四、总结

“三江”一词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古代多泛指水系,现代则因地理、生态或文化需求衍生出不同组合。若需精确含义,建议参考相关文献或明确地域背景。更多细节可查阅《尚书》《水经注》等典籍,或三江源、三江并流等专题资料。

网络扩展解释二

三江(词义)

《三江》是一个指代三条江河的词汇。这个词可以指代中国境内的长江、黄河和珠江,也可以用来代指其他三个江河。

拆分部首和笔画

《三江》的拆分部首是“三”字的部首三,并且它由三个笔画构成。

来源

《三江》这个词最早可以追溯到《诗经》中的一首《巧言》。在这首诗中,有这样一句:“东东劳烦三江客”。后来,这个词逐渐被广泛使用来表达三个江河的概念。

繁体

《三江》的繁体字为「三江」。

古时候汉字写法

根据古代《說文解字》中的记载,古时候《三江》的写法为「三匠」。人们用「三」字表示数目为三,可以理解为三个匠人或工匠的意思。

例句

1. 我们計劃在明天乘船游览三江。
2. 今日,三江的水位比往年同期低。

组词

三江蟹、三江鱼、三江购、三江源、三江航、三江口、三江县

近义词

三大江、三大河、三大水道

反义词

一江、二江、四江

别人正在浏览...

白分暴急长迤昌云巉削朝式翠珰催奶调阵子斗雪红独步斐韡改调高词高广歌风亭长贯华关柝鸿恩黄桑棒昏官活笔碱金属籛芽家术家主母节间精神焕发棘针油可疑揆端量敌两街灵宅柳子戏龙胆买笑迎欢马首欲东命价迷溺逆决偶属七宝舆耆利情质却敌冠三养沈荫摄统时绥书袋天造草昧外蕃委端危急卫青吴门下垂夏桀消费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