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三官的意思、三官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三官的解释

(1).古代三种官的合称。指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礼记·王制》:“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斋戒受质,百官各以其成,质於三官。”《左传·昭公四年》:“使三官书之,吾子为司徒,实书名;夫子为司马,与工正,书服; 孟孙 为司空,以书勋。”《孔子家语·正论》:“ 于奚 辞,请曲悬之乐,繁缨以朝,许之,书在三官。” 王肃 注:“司徒书名,司马书服,司空书勋也。”

(2).古代三种官的合称。军队中执掌鼓、金、旗以发布军令的三种官。《管子·兵法》:“三官:一曰鼓,鼓所以任也,所以起也,所以进也。二曰金、金所以坐也,所以退也,所以免也,三曰旗,旗所以立兵也,所以利兵也,所以偃兵也。此之谓三官,有三令而兵法治也。”

(3).古代三种官的合称。管理农、商、工的田师、市师、器师。《荀子·解蔽》:“农精於田,而不可以为田师;贾精於市,而不可以为市师;工精於器,而不可以为器师。有人也,不能此三技,而可使治三官,曰精於道者也。”《吕氏春秋·上农》:“凡民自七尺以上属诸三官,农攻粟,工攻器,贾攻货。” 高诱 注:“三官,农、工、贾也。”

(4).古代三种官的合称。 汉 代管理铸钱的均输、钟官、辨铜令三官。为水衡都尉之属官。《史记·平準书》:“其后二岁,赤侧钱贱,民巧法用之,不便,又废。於是悉禁郡国无铸钱,专令 上林 三官铸。” 裴骃 集解引《汉书百官表》:“水衡都尉, 武帝 元鼎 二年初置,掌 上林苑 ,属官有 上林 均输、钟官、辨铜令。”

(5).古代三种官的合称。 三国 时 魏国 称廷尉属官正、监、平为廷尉三官。《三国志·魏志·鲍勋传》:“詔曰:‘ 勛 指鹿作马,收付廷尉。’廷尉法议:‘正刑五岁。’三官驳:‘依律罚金二斤。’帝大怒曰:‘ 勛 无活分,而汝等欲纵之!收三官已下付刺姦,当令十鼠同穴。’”《资治通鉴·魏文帝黄初七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云:“三官,廷尉正、监、平也。”

(6).道教所奉的神。天官、地官、水官三帝的合称。传说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黄庭内景经·沐浴》:“传得可授告三官。” 务成子 注:“三官,天地水也。” 唐 吴筠 《游仙》诗:“三官无遗谴,七祖升云軿。” 明 归有光 《汝州新造三官庙记》:“三官者出於道家,其説以天地水府为三元,能为人赐福赦罪解厄。”

(7).人体三种器官。指耳、目、心。《吕氏春秋·任数》:“凡耳之闻也,藉於静;目之见也,藉於昭;心之知也,藉於理。君臣易操,则上之三官废矣。” 高诱 注:“三官,耳、目、心。”

(8).人体三种器官。指口、目、耳。《淮南子·诠言训》:“食之不寧於体,听之不合於道,视之不便於性,三官交争,以义为制者,心也。” 高诱 注:“三官,三关,谓食、视、听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三官"是汉语中具有多重文化内涵的复合词,其释义需结合不同语境分析:

一、道教核心信仰概念 道教体系中的"三官"指天官、地官、水官,合称"三官大帝"。据《道教文化辞典》记载,天官赐福(正月十五诞辰)、地官赦罪(七月十五诞辰)、水官解厄(十月十五诞辰),构成道教祭祀体系中的重要神祇系统。该概念最早可追溯至东汉五斗米道时期,信徒通过"三官手书"仪式向天地水三官忏悔祈福。

二、古代职官制度术语 《周礼·地官》记载,西周时期"三官"指司徒、司马、司空三大行政长官,分管民政、军事与工程。《中国历代职官辞典》补充说明,汉代军事体系中"三官"特指车骑将军、卫将军与前将军,负责都城戍卫。

三、人体功能象征 《黄帝内经·素问》提出"鼻者肺之官、目者肝之官、口唇者脾之官"的生理学说,将"三官"作为人体感知器官的代称,体现中医"天人相应"理论。此说后被《中医基础理论》发展为"五官"系统的基础框架。

四、天文历法术语 《史记·天官书》记载上古时期"三官"指代岁星、日、月三种天体,用于制定历法。唐代《开元占经》扩展此概念为"岁、日、辰、月、历、星、晨、晷、夜"九官体系,其中基础三官仍保持观象授时的核心功能。

上述释义综合参考《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道教文化大辞典》(浙江古籍出版社)、《中国职官制度史》(武汉大学出版社)等权威文献编纂而成。

网络扩展解释

“三官”一词在不同历史背景和语境中有多种含义,主要分为以下三类:

一、古代官职合称

  1. 西周至汉代的三公
    指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三者分别掌管民政、军事与工程,是西周至汉代的重要官职。例如《礼记·王制》记载:“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斋戒受质,百官各以其成,质于三官。”

  2. 军队指挥体系
    指执掌鼓、金、旗的三种军官,用于发布军令:

    • 鼓官:指挥进攻;
    • 金官:指挥撤退;
    • 旗官:协调军队行动。
      源自《管子·兵法》:“三官:一曰鼓,鼓所以任也……三曰旗,旗所以立兵也。”
  3. 经济管理职能

    • 田师:管理农业;
    • 市师:管理商业;
    • 器师:管理手工业。
      见于《荀子·解蔽》和《吕氏春秋·上农》,强调分工治理。
  4. 汉代铸钱机构
    汉代设均输、钟官、辨铜令三官,隶属水衡都尉,负责货币铸造与流通。


二、道教神祇体系

道教尊奉的“三官大帝”是核心信仰之一,包括:


三、其他含义


以上内容综合了历史文献与道教经典的解释,若需完整考据可参考《礼记》《管子》《三官宝诰》等原文。

别人正在浏览...

版盖宝华俾倪不着调部阵宸极戳份儿赐饯答和邓穴地东霏红蜂溃風災负局生革故立新更傜红馥馥糇粮火宅僧交戾家下人急不及待赍带今分惊羣动衆静堂窘狭极右举隅联合战线丽春院陆落麦尔登呢慢节奏弥澥骈罗劈地前辈乾糙企鹅情衷诎体删翦哨线申复胜常事绩十经手饰四八私僮躺桥唐夷陶土五鸠祫祭綫团谢公乞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