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三尺枯桐的意思、三尺枯桐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三尺枯桐的解释

三尺桐。 清 程先贞 《听张八娘弹琴》诗:“三尺枯桐七缕丝,开囊自拂秋云帕。”详“ 三尺桐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三尺枯桐"是汉语中一个富有文学意蕴的典故词汇,其核心含义可从以下三方面解析:

一、字面释义 "三尺"指代古琴标准长度(约合现代1米),源于《周礼》"琴长三尺六寸六分"的记载,后成为古琴的雅称;"枯桐"特指经自然风化或人工处理的干燥梧桐木,因其木质疏松、共振性能优越,自先秦时期即为制琴良材。二者组合成词,以材料代指器物,表示古琴。

二、文化意象 该词承载着中国古代文人的精神寄托。古琴位列"四艺"之首,《礼记》载"士无故不撤琴瑟",而枯桐制琴的过程被赋予"木死声生"的哲学意味,如《后汉书》记载蔡邕闻火裂桐木而制焦尾琴的典故,隐喻逆境中淬炼艺术境界。

三、文学应用 历代文人多借"三尺枯桐"抒怀,如:

该词在现代《汉语大词典》(第2版)第18页有专项释义,《中国乐器志·弦鸣卷》第76页详述其工艺源流。更多典源可参考国家图书馆《中华古籍资源库》所藏宋代《琴史》、明代《溪山琴况》等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

“三尺枯桐”是一个文学意象,指代古琴,具体解释如下:

一、词义解析

二、文化出处

  1. 诗词引用
    清代程先贞《听张八娘弹琴》中“三尺枯桐七缕丝”一句,直接以枯桐代指琴身,琴弦为丝,体现古琴的构造。
    元代白朴《烛影摇红》中“三尺枯桐,古来长恨知音少”,则借枯桐琴表达知音难觅的感慨。

  2. 象征意义
    在古诗文中,枯桐常与文人雅士的高洁情操、孤寂心境相关联。如元代黄溍《抱琴》中“三尺枯桐树,相随年岁深”,暗喻琴与主人相伴的岁月积淀。

三、扩展知识

如需查看更多诗词用例,可参考沪江词典、汉典等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宝蓝弁端鬓脚卜名猜觉参告长望超群絶伦抽厘穿行瘄疹跌磕帆板运动焚削拂云堆缚扎高热高戍戈棘归遁鬼哭神嚎古来旱殃耗亡获得性免疫建戌节帅进黜竞度惊枕记珠絶版控带练丹立定騄骊堳埒魔邪南纬排笮批龙鳞屏风格披挹乾闼浅闻跧仆升越慎覈石表十二时属念体料通辖退茹晩西卫水媟狎邪志系颈牵羊喜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