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消耗伤亡。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李壮烈战迹》:“公裹血茹疮,大小百餘战於惊涛怒浪之中,使贼无以休息,其精鋭日见耗亡,是以继之者奇功之易蕆也。”
“耗亡”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为hào wáng,其核心含义为因长期消耗而导致物质、力量或人员的完全消亡。以下是详细解释:
“耗亡”一词多用于描述长期消耗引发的彻底消亡,兼具动态过程与结果的双重属性,常见于历史、军事及社会分析领域。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汉典》及清代文献原文。
“耗亡”是一个汉字词语,通常指消耗或消亡,表示物体的减少、逐渐消失或消亡。
耗亡的部首是“耒”,总共有15个笔画。
“耗亡”一词的来源较为复杂,既有独立词义的使用,也有组合词义的产生。
“耗亡”的繁体汉字是「耗亡」。
古代汉字的写法可能会有一些变化,而“耗亡”的古代写法是“耗亾”,其中“耗”字的上部多为“老”字的变形。
1. 经过长久的战争,城市里的物资耗亡得所剩无几。
2. 时间的流逝,让年轻人逐渐耗亡成为沧桑的老者。
1. 耗费:指花费、使用或消耗掉。
2. 消亡:指逐渐衰败或毁灭,完全消失或灭亡。
3. 耗尽:指全部或大部分用完或消耗殆尽。
1. 消耗:指物质或能量的减少或丧失。
2. 消亡:指衰败或死亡。
3. 灭亡:指某一组织、民族或物种完全消失或灭绝。
1. 增生:指物体的增加或增长,逐渐扩大。
2. 兴盛:指兴旺或繁荣,达到最高点。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