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觝触的意思、觝触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觝触的解释

1.触碰;用角顶撞。《淮南子·说山训》:“熊羆之动以攫搏,兕牛之动以觝触。” 唐 杜甫 《赤霄行》:“孔雀未知牛有角,渴饮寒泉逢觝触。” 宋 苏轼 《书孟德传后》:“二小儿戏沙上自若,虎熟视久之,至以首觝触。” 清 谭嗣同 《熙亭府君家传》:“其弱子 学聚 ,被邻舍牛觝触,腹洞肠流,宛转遽毙。”

2.冲撞;冲突。《急就篇》卷四:“谗諛争语相觝触。” 颜师古 注:“有争语者,常相觝距而击触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觝触”是“抵触”的异体字形式,二者在现代汉语中意义完全相同。《汉语大词典》收录“觝”字,释义为“同‘抵’”,表示“顶、触”或“冲突、矛盾”。该词由“角”和“氐”构成,从字形上可追溯至牛角相抵的动作意象,后引申为抽象意义上的对立或抗拒。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抵触”一词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物体间相互顶撞,如“两股激流相互抵触”;二是指人与外界产生的矛盾或抗拒心理,如“他的观点与现行政策相抵触”。在古汉语使用中,《淮南子·说山训》已出现“抵触”的动词用法,描述动物以角相顶的动作特征。

现代语言学研究表明,该词在心理学术语境中特指认知冲突现象,如《心理学大辞典》将其定义为“个体对外界刺激产生的抗拒反应”。从语用学角度分析,该词多用于正式文书、法律条文及学术论述,常与“情绪”“政策”“原则”等抽象名词搭配使用。

参考资料:

  1. 汉语大词典编纂处《汉语大词典》
  2. 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3. 上海教育出版社《心理学大辞典》

网络扩展解释

“觝触”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要点解释:

  1. 基本含义
    “觝触”同“抵触”,指用角顶撞或触犯、冲突。该词由“觝”(同“抵”)和“触”组成,均含有碰撞、冲突的意象。例如《淮南子·说山》提到“兕牛之动以觝触”,描述牛用角顶撞的动作。

  2. 词源与用法

    • “觝”本义为用角撞击,后引申为冲突、对立;“触”原指以角撞物(如《说文解字》中“触,牴也”),后扩展为接触、碰撞、引发情感等含义。
    • 在古籍中,“觝触”多用于描述动物或人的冲突行为,也可比喻思想、立场上的矛盾,如“觝排异端”(韩愈《进学解》)。
  3. 近义词与反义词

    • 近义词:抵触、冲突、触犯、碰撞。
    • 反义词:和谐、协调、顺应。
  4. 现代语境中的使用
    现代汉语中,“觝触”较少使用,通常以“抵触”替代,常见于法律、心理等领域,表示对规则的反抗或情感上的矛盾(如“抵触情绪”)。

总结来看,“觝触”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强调物理或抽象层面的冲突,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其含义。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淮南子》《说文解字》等古籍或权威词典。

别人正在浏览...

百廛编余裱卷玻璃纤维不餍叱犊重播传书鸽川域道乡雕服钓筒递杯低切房生芳旨蕃弱凤冠赙送赶上梗滞革闲工业类型过了庙不下雨黄骝荐蓁焦冥洁敬急晷劲猛狷洁空霜老弟刘海仙垄田罗浮客面面相睹铭镌末费纳污含垢烹轘漰灂贫居普罗强渡诎节衢謡忍耻含垢熌熌擅室绳劾时暂霜栗戍妇水状元危构违逆小门生校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