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底绩的意思、底绩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底绩的解释

谓获得成功;取得成绩。《书·禹贡》:“ 覃怀 底绩,至于 衡 漳 。”底,一本作“ 厎 ”。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铨赋》:“ 太冲 安仁 ,策勋於鸿规; 士衡 子安 ,底绩於流制。” 清 赵翼 《谒云岩公赋呈》诗:“去年见公 淮阴城 ,公方底绩河隄平。”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底绩”是一个汉语复合词,由“底”与“绩”构成。根据《汉语大词典》,“底”在古汉语中可表“终极、根基”之义,而“绩”指功业、成果,组合后引申为“根本性的成就或基础功业”。该词多见于古代文献,如《尚书·禹贡》载“覃怀底绩”,指大禹治水后取得的根本性功绩。

现代汉语中,“底绩”的使用频率较低,但在学术研究中仍作为历史词汇被收录。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将其标注为“古代汉语词汇”,释义强调“基于扎实根基形成的重大成果”。需要注意的是,该词易与“业绩”“政绩”等现代常用词混淆,区别在于“底绩”特指具有历史意义或奠基性质的核心成就。

网络扩展解释

“底绩”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dǐ jì(注音:ㄉㄧˇ ㄐㄧˋ),其核心含义为“获得成功;取得成绩”。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详细解释:


一、词义解析

  1. 基本含义
    指通过努力达成目标或取得成就,强调结果的实现。例如《尚书·禹贡》中的“覃怀底绩,至于衡漳”,意为在覃怀地区治水成功后,将成果延伸至衡漳流域。

  2. 词源与演变

    • “底” 通“厎”,表示“达到”或“终极”;
    • “绩” 指功业、成果。
      合起来即“达成功业”,多用于描述重大工程、政治治理或文学成就。

二、古典文献中的用例

  1. 《尚书·禹贡》
    “覃怀底绩”是大禹治水成功的标志性表述,体现治水功绩的完成。

  2. 《文心雕龙·铨赋》
    南朝刘勰用“底绩於流制”评价陆机(士衡)和左思(子安)的赋体文学作品成就。

  3. 清代赵翼的诗句
    “公方底绩河隄平”形容官员成功治理河堤,展现其政绩。


三、现代用法与语境


四、补充说明

现代汉语中,“底绩”一词使用频率较低,更多以“成绩”“成果”等替代。但在古文研究或特定语境(如引用典籍)时仍会涉及。

别人正在浏览...

拔军八音子财丁采斵鼚轩撑犁孤涂赤冀尺锦大气压氎旃杜葵方方窍窍筏子飞刍挽粮風筝否剥鬼头鱼谷造合榻禾秧河员璜渚混头混脑活眼活现敬谢进良羁寓句圜举止不凡卡秋莎科集扣齿来芳敛衽离酒镠铁乱逆吕相蚂蚱车子磨旗盘龙茶碛卤倾险勤母沁沁涀涀驱传羣黎羣衆影响熔今铸古赡速适路水口水电站束棘叹黄犬天听提学御史通鼻子投隙抵巇嫌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