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绩的意思、底绩的详细解释
底绩的解释
谓获得成功;取得成绩。《书·禹贡》:“ 覃怀 底绩,至于 衡 漳 。”底,一本作“ 厎 ”。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铨赋》:“ 太冲 安仁 ,策勋於鸿规; 士衡 子安 ,底绩於流制。” 清 赵翼 《谒云岩公赋呈》诗:“去年见公 淮阴城 ,公方底绩河隄平。”
词语分解
- 底的解释 底 ǐ 最下面的部分:底层。底座。底下(a.下面;b.以后)。海底。底肥。 末了:年底。月底。到底。 根基,基础,留作根据:刨根问底。底蕴。底稿。底版。 图案的基层:白底蓝花的瓶子。 何,什么:底事伤
- 绩的解释 绩 (績) ì 把麻搓捻成线或绳:纺绩。绩麻。绩火(古代夜间纺织时照明的灯火)。 继:“子盍亦远绩禹功而大庇民乎?” 成果,功业:成绩。功绩。战绩。 笔画数:; 部首:纟;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底绩”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dǐ jì(注音:ㄉㄧˇ ㄐㄧˋ),其核心含义为“获得成功;取得成绩”。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详细解释:
一、词义解析
-
基本含义
指通过努力达成目标或取得成就,强调结果的实现。例如《尚书·禹贡》中的“覃怀底绩,至于衡漳”,意为在覃怀地区治水成功后,将成果延伸至衡漳流域。
-
词源与演变
- “底” 通“厎”,表示“达到”或“终极”;
- “绩” 指功业、成果。
合起来即“达成功业”,多用于描述重大工程、政治治理或文学成就。
二、古典文献中的用例
-
《尚书·禹贡》
“覃怀底绩”是大禹治水成功的标志性表述,体现治水功绩的完成。
-
《文心雕龙·铨赋》
南朝刘勰用“底绩於流制”评价陆机(士衡)和左思(子安)的赋体文学作品成就。
-
清代赵翼的诗句
“公方底绩河隄平”形容官员成功治理河堤,展现其政绩。
三、现代用法与语境
- 适用场景:多用于正式或文学性文本,如历史评述、学术研究等。
- 近义词:成功、成就、功绩。
- 反义词:失败、未竟、失利。
四、补充说明
现代汉语中,“底绩”一词使用频率较低,更多以“成绩”“成果”等替代。但在古文研究或特定语境(如引用典籍)时仍会涉及。
网络扩展解释二
底绩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指表面上或外观上的成绩或成就。这个词的拆分部首是⿂(左右结构),笔画数为9。
底绩这个词的来源比较复杂,可以追溯到《周易》中的“tmv”,意为阴阳二象的底基。后来演变为表示成绩或功绩的词汇。
底绩在繁体字中的写法跟简体字一样,是“底績”。
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中,底绩的字形可能有一些变化。然而,由于相关史书的残缺以及不同传统、方言之间的差异,我们对于古代底绩的确切写法并不清楚。
以下是一些关于底绩的例句:
1. 他取得了很好的底绩,得到了老师的表扬。
2. 这次考试的底绩不错,让我感到非常高兴。
与底绩相关的组词有:底基、基础、绩效、业绩等。
近义词包括:成绩、功绩、表现等。
反义词可以是:退步、失败、落后等。
别人正在浏览...
巴儿思白苎曹伍长假尘迷沉冤莫雪传法刺取麤蠢德容言功阿顺芳年华月返辕風流雨散分水闸感受公园桂渚故例黑色幽默皇上帝几案禁不起镜凈敬羡晋阳之甲爵里绝响军阀阔野楞子量尺寸临难不屈利吻马驹盟府艒艒船南心批挞謦欬商顿善堂黍糕束教管闻死相窣堵香陶唐田基完白山人袜桶伟大味如鸡肋未壹乌駮无远五祖享用鲜莹夏输翕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