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喻苟且馬虎,不負責任。 ********* 《萍蹤寄語》四三:“劍橋和牛津等大學都設有導師制,也許就出于防備撒爛污的辦法,因為既有導師時常督促詢問,撒爛污便容易被發覺的。” 茅盾 《官艙裡》:“不過做到後來, 李涵秋 也撒爛污了。”
“撒爛污”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使用場景在不同語境中有差異,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
字面解釋
由“撒爛”(物品破爛不堪)和“污”(髒亂不潔)組成,形容事物破舊髒亂的狀态。例如形容房間、衣物或環境雜亂邋遢。
比喻義
引申為做事馬虎、不負責任,帶有貶義。例如鄒韬奮在《萍蹤寄語》中提到“撒爛污便容易被發覺”,茅盾《官艙裡》也使用該詞批評敷衍行為。
該詞兼具描述性與批判性,需根據上下文判斷具體指向。建議使用時注意語境,避免歧義。
撒爛污是一個俚語,用來形容某個人或物品的狀态非常糟糕、髒亂不堪。
撒爛污這個詞由三個部分組成:撒、爛和污。
撒的拆分部首是手部,它的筆畫數為5。
爛的拆分部首是火部,它的筆畫數為11。
污的拆分部首是水部,它的筆畫數為6。
撒爛污一詞來源于漢語方言,多用于口語交流中,詞義形象且通俗。
撒爛污在繁體中文中的寫法為「撒爛汙」。
古時候,撒、爛、污的寫法可能有些許差異。一般來說,古代撒的寫法為「灑」,爛的寫法為「爛」,污的寫法為「汙」。
1. 這個房間髒亂到了撒爛污的地步,簡直不能忍受。
2. 這張紙被寫得亂七八糟,字迹撒爛污,根本看不清楚。
3. 那個地方的環境簡直糟糕透了,到處都是撒爛污的東西。
撒爛污沒有固定的搭配組詞,可以根據具體語境進行相應的搭配,例如:撒爛污的地方、撒爛污的行為等。
髒亂、髒兮兮、糟糕、污濁都可以作為撒爛污的近義詞。
整潔、清爽可以作為撒爛污的反義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