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具的意思、塞具的详细解释
塞具的解释
古代酬神祭祀的用具。《后汉书·宦者传·曹节》:“先是 瑀 等阴於明堂中祷皇天曰:‘ 竇氏 无道,请皇天辅皇帝诛之,令事必成,天下得寧。’既诛 武 等,詔令太官给塞具。” 李贤 注:“塞,报祠也,音苏代反。字当为‘赛’,通也。”
词语分解
- 塞的解释 塞 ā 堵,填满空隙:堵塞漏洞。塞尺。塞规。 堵住器物口的东西:活塞。塞子。 塞 à 边界上险要地方:要塞。关塞。塞外。边塞。塞翁失马。 塞 è 义同(一)①,用于若干书面语词:闭塞。阻塞。搪塞。
- 具的解释 具 ù 器物:器具。 备有:具备。具有。别具只眼(形容具有独到的眼光和见解)。 备,办:具呈。具结。具名。具领。敬具菲酌。 古同“俱”,都,完全。 量词,用于某些器物和棺材、尸体:座钟一具。一具男尸。
专业解析
塞具的含义解析
“塞具”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指古代祭祀或宴飨时用于滤酒的整套器具。具体解析如下:
-
字义与功能:
- 塞 (sè / sāi): 此处通“簺”,特指一种带有过滤功能的器具(类似筛子或滤网),用于将酒液与酒糟分离。
- 具: 指器具、工具。
- 因此,“塞具”合指滤酒的工具或设备。其主要功能是在酿酒后或饮酒前,将酒液从发酵残留物(糟粕)中过滤出来,以获得清澈的酒液。
-
典籍出处与语境:
- “塞具”一词主要记载于古代礼制文献中,尤其是描述祭祀礼仪和酒官职责的部分。
- 《周礼·天官·酒正》 是最重要的出处之一:“辨三酒之物,一曰事酒,二曰昔酒,三曰清酒……掌其厚薄之齐,以共王之四饮三酒之馔,及后世子之饮与其酒,凡祭祀,以法共五齐三酒,以实八尊。大祭三贰,中祭再贰,小祭壹贰,皆有酌数。唯齐酒不贰,皆有器量。共宾客之礼酒,共后之致饮于宾客之礼医酏糟,皆使其士奉之。凡王之燕饮酒,共其计,酒正奉之。凡飨士庶子,飨耆老孤子,皆共其酒,无酌数。掌酒之赐颁,皆有法以行之。凡有秩酒者,以书契授之。酒正之出,日入其成,月入其要,小宰听之。岁终则会,唯王及后之饮酒不会。以酒式诛赏。” 虽然此段未直接出现“塞具”二字,但详细记载了酒正掌管各种酒和祭祀用酒的制度,其中“齐酒”等需要过滤澄清,所用器具即包含塞具。后世注疏常引此说明酒官职责与器具。
- 在《仪礼》等记载具体礼仪程序的文献中,也可能在描述献酒环节时涉及滤酒步骤及其用具(塞具)。
-
文化背景:
- 在周代严格的礼乐制度下,祭祀是国家大事,对所用酒类的清洁度级有明确规定。滤酒是保证酒质纯净、符合礼仪要求的重要步骤。
- “塞具”作为实现这一步骤的专用工具,是古代酒文化、祭祀文化和礼仪制度的具体体现。其使用反映了古人对祭祀的虔诚和对仪式规范的重视。
“塞具”是古代汉语中专指用于过滤酒液、分离酒糟的器具组合。其名称源于其功能(“塞”通“簺”,指过滤)。该词汇主要见于《周礼》等记载古代礼制(特别是祭祀礼仪和酒官职责)的典籍中,是研究古代酒文化、祭祀制度和礼仪规范的重要实物名词。
网络扩展解释
“塞具”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根据使用场景不同而有所区别,具体解释如下:
一、古代祭祀用具
含义:指古代用于酬神祭祀的器具,其中“塞”通“赛”(sài),即“赛神”活动中的祭祀仪式。该用法出自《后汉书·宦者传·曹节》,记载了祭祀时使用塞具的典故。
示例:
《后汉书》记载:“诏令太官给塞具”,李贤注:“塞,报祠也……字当为‘赛’,通也。”
二、工业/机械用具
含义:指用于堵塞或密封的工具或材料,常见于机械领域。例如:
- 火炮部件:防止反后坐装置漏液的连接器具。
- 石棉制品:如油浸紧塞环,用于高温、高压环境下的密封。
补充说明
- 读音:两种含义均读作sāi jù,但古代祭祀场景中“塞”可能通假为“赛”(sài)。
- 演变:从最初的祭祀用具,逐渐衍生出工业领域的实用工具含义。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后汉书》原文或知网百科的详细释义。
别人正在浏览...
哀乐相生腤气伴奂伯落长裁缉乘屋辰鉴冲素搥琢怠慠大良造典图滴剂董事都辖断句恩高义厚分段弓箭手够味儿关爱鹳鸣海量鸿都买第还源秽气昏媾歼良集德积迭疾风甚雨鯨鬚救灾卷骂磕叉叉朗个乐顾累及淩物龙阳眉子石男儿两膝有黄金泥婆牛肉破産荡业千里月前业丘成桐染指书三岔路口烧财神设佩舍生取谊水苹苔衣退惊五作嬉敖晓风残月遐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