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入室操戈的意思、入室操戈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入室操戈的解释

[enter the house and take up the arms] 比喻就对方的论点,反驳对方

入室操戈,不罪唐突。——宋· 陈亮《又戊戍冬书》

详细解释

语出《后汉书·郑玄传》:“时 任城 何休 好《公羊》学,遂著《公羊墨守》《左氏膏肓》《穀梁废疾》。 玄 乃发《墨守》,鍼《膏肓》《废疾》。 休 见而嘆曰:‘ 康成 入吾室,操吾戈以伐我乎!’”后以“入室操戈”比喻以其人之说反驳其人。 清 冯桂芬 《重刻段氏<说文解字注>》:“考者,考其引用篇目;正者,正其字句譌误,为功臣,为諍友,不为入室操戈。” 郭绍虞 《中国文学批评史》四九:“何以对于 东坡 也有微辞呢?难道是入室操戈,难道是知之深故论之切?”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入室操戈"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的成语,字面意为"进入别人的屋子,拿起主人的武器(戈)",比喻利用对方的理论或观点来反驳对方,带有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意味,常形容在学术争论或思想交锋中,深入对方领域并运用其逻辑进行反驳的行为。

一、核心释义与出处

  1. 字面与引申义

    "入室"指进入内室,引申为深入对方的核心领域或掌握其学说精髓;"操戈"指拿起武器,比喻进行攻击或驳斥。合起来指掌握了对方的学说后,反过来用其观点批驳对方本身。

    来源:典出《后汉书·郑玄传》:"康成(郑玄)入吾室,操吾矛,以伐我乎?"(何休感叹郑玄精研自己的《公羊》学说后,反过来用其理论反驳自己)。

  2. 权威词典释义

    据《汉语大词典》记载:"入室操戈"意为"比喻就对方的论点反驳对方"(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年版)。《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释为:"比喻用对方所持的理论、方法等来反驳对方"(商务印书馆)。

二、历史典故与用法

  1. 经典案例:郑玄驳何休

    东汉经学家郑玄深入研究何休的《公羊墨守》《左氏膏肓》《穀梁废疾》三篇论著后,撰《发墨守》《针膏肓》《起废疾》逐一反驳。何休惊叹:"康成入吾室,操吾矛,以伐我乎!"(《后汉书·卷三十五》) 此事件成为该成语的典型用例。

  2. 用法与语境

    • 褒义用法:强调对对手理论的深刻理解与逻辑反制能力,体现思辨智慧。
    • 中性/贬义用法:可暗指背叛师门或内部攻讦(如王充《论衡·程材》批评儒生"入室操戈,伐圣人之义")。

三、现代应用与延伸

在现代语境中,该成语常用于学术辩论、法律诉讼或思想交锋场景。例如:

"在知识产权研讨会上,他引用对方专著中的观点,入室操戈,成功驳斥了其专利侵权的主张。"

四、权威参考文献

  1. 原始文献

  2. 词典释义

    •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在线参考

"入室操戈"以精妙的隐喻,揭示了学术批判中"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辩证思维,其生命力源于对知识交锋本质的深刻洞察。

网络扩展解释

“入室操戈”是一个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在不同语境中略有差异,以下为详细解释:

一、基本含义

  1. 字面解释
    字面指进入他人屋内,拿起对方的武器(戈)攻击对方,形容直接利用对方的工具或资源进行对抗。

  2. 比喻义
    现多用于两种场景:

    • 学术或辩论领域:引用对方的论点、论据来反驳对方,类似“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 内部矛盾:指同一阵营或团体内部发生斗争,含贬义。

二、出处与典故

源自《后汉书·郑玄传》。东汉学者何休研究《公羊传》并著书,郑玄(字康成)针对其著作提出反驳。何休感叹:“康成入吾室,操吾戈以伐我乎!”(郑玄进入我的领域,用我的理论来反驳我)。


三、语义演变

  1. 从具体到抽象
    原指物理攻击行为(如中“小偷入室操戈”的例句),后演变为抽象的语言或理论对抗。

  2. 褒贬色彩变化
    早期侧重形容学术造诣超越老师(如的“求学超过老师”),现代更强调对立性,甚至带负面色彩(如内部争斗)。


四、使用示例

  1. 学术反驳

    • “他评论论文时,入室操戈,以对方观点指出其漏洞。”
    • “这场辩论中,他口若悬河,入室操戈,令对手哑口无言。”
  2. 内部斗争

    • “团队本应团结,却因利益入室操戈,最终分崩离析。”

近义词与反义词

如需查看更多例句或出处原文,。

别人正在浏览...

班然北垂别坊婢鱼步兵不将骖驔臭烘烘,臭烘烘的出岫黨舊递卒泛爱分虎竹钢锋缟辂耿着公行红喷喷黄头惛乱矫杀节撡籍贯酒舟积涨开顶风船孔嘉苦辞楞眉横眼礼服龙棚磻溪盆手庀役破落蒲苏歉荒切迫清宕清调情孚意合泉室色拉师相石镞书富五车水南睡态死殉嵩京酥融探刺汤参頽垣断堑委貌未然文绣院无是非相去无几孝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