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worn brother] 旧时结拜的兄弟,年长的叫如兄,年幼的叫如弟
旧时称结拜的弟弟。参见“ 如兄如弟 ”。
“如弟”是一个古汉语称谓,主要用于书面语或特定礼仪场合,其核心含义是对同辈而年龄小于己者的亲昵或敬称,相当于“弟弟”或“贤弟”。以下从权威汉语词典角度进行详细解释:
“如弟”指同辈中比自己年幼的男性,常用于结义兄弟、朋友或同门师兄弟之间,表示亲近与尊重。
示例:
“兄长待我亲如手足,我当以如弟之礼事之。”
此用法强调情谊深厚,视对方为胞弟。
《汉语大词典》(罗竹风主编):
“如弟”释义为“旧时称结拜的弟弟”,源自传统宗法伦理中对非血缘兄弟的称谓规范。
来源: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0年版,第4卷第218页。
《辞源》(商务印书馆修订本):
释为“对结拜兄弟中年幼者的称呼”,常见于明清小说与书札。
来源: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1026页。
《仪礼·丧服》郑玄注:
古代丧服制度中,“如弟”亦用于区分同辈长幼次序,体现礼法中的尊卑关系。
来源:中华书局《十三经注疏》本,1980年版。
“义弟”强调结拜关系,“如弟”侧重情感亲密度,可泛指非结拜的年轻同辈。
“令弟”是敬称对方的弟弟,“如弟”直接指称对方本人。
“如弟”一词的含义需结合不同语境和来源综合理解,主要分为以下两种解释:
1. 成语用法(表亲近关系) 指像对待亲弟弟一样亲切、关怀他人,常用于形容超越血缘的深厚情谊。该用法强调情感层面的亲密性,多出现在文学或日常交往场景中。
2. 结拜关系称谓 旧时异姓结拜兄弟中,年幼者被称为“如弟”,年长者则称“如兄”。这种用法属于古代社交礼仪中的特定称谓,反映传统结义文化。
补充说明:
建议在阅读古籍或涉及传统礼仪的内容时,优先考虑第二种解释;而在现代比喻性表达中,第一种含义更适用。
鼻道比侔碧油幢剗除禅河陈对楚辞集注篡辞掉书袋笃定访案反杀发棠公私分明管闲事规卿希牧海水声道好语似珠横发环人茧眉机筹兢恪惊醒进忠拘拿儿看守内阁看养燎浆列山氏黎丘鬼滤色镜迷惑视听南星黏煎旁枝末节贫道钱注倾心吐胆全度取代反应三日仆射沈藏呻鸣绅士派头,绅士气,绅士风度寿宴水烟壶鼠凭社贵苏娘天玺吐吸往生韦经苇笥详定官香稌纤冶遐逝卸套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