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协中的意思、协中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协中的解释

符合中庸之道;适中,合适。《书·大禹谟》:“刑期于无刑,民协于中,时乃功。” 孔颖达 疏:“民皆合於大中,言举动每事得中,不犯法宪,是合大中。” 宋 叶适 《徐德操<春秋解>序》:“其能本末相顾,隐显协中,如 潮州 殆鲜焉。” 明 张居正 《奏请圣母裁定大婚吉期疏》:“今若定以春时,则既有合於天地交泰、万物化醕之意,且当圣龄十六,又率遵乎累朝列圣之规,不迟不早,最为协中。”《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大中祥符六年》:“自是决徒者差减,帝尝称其( 王曾 )协中。” 清 林则徐 《筹议严禁鸦片章程摺》:“若逕坐死罪,是与十恶无所区别,即於五刑恐未协中。”参见“ 大中 ”、“ 中道 ”。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协中”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xié zhōng,其核心含义是“符合中庸之道”,引申为“适中、合适”之意。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1. 中庸之道
    指言行或处事符合儒家“中庸”思想,即不偏不倚、恰到好处。例如《尚书·大禹谟》中提到“民协于中”,强调民众行为合乎中正之道。
  2. 适中与合适
    形容事物状态或尺度把握得当,如宋代叶适在《徐德操<春秋解>序》中以“隐显协中”说明表达方式的平衡性。

二、词源与用法


三、相关词汇


四、现代应用

多用于文学或学术语境,描述平衡、和谐的状态。例如:“设计需协中传统与现代,方能雅俗共赏。”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典文献中的具体用例,可参考《尚书》及宋代儒学著作。

网络扩展解释二

《协中》的意思

《协中》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协调、和谐。它有时也可以指代某个具体的机构,比如学校或公司的协调部门。

拆分部首和笔画

《协中》的拆分部首是“卩”和“彳”,其中“卩”表示印章,而“彳”表示行走,合起来意味着行走印章,象征着行走的协调与和谐。

《协中》的总笔画数为13画。

来源

《协中》这个词的来源比较晚,主要用于现代汉语。它的意义是由“协助”和“中心”两个词合成而成,形成的含义是指协助和处理各种事务的中心。

繁体

《協中》是《协中》的繁体字形式。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没有《协中》这个具体的汉字词语,但可以将其中的“协”和“中”作为独立的词语使用。例如,“协调”是古代常用的词汇,意思是协助和调节,表示不同事物之间的和谐和一致;“中心”表示事物的核心和重要部分。

例句

1. 我们需要协中部门的帮助来解决这个问题。

2. 作为一个协中人员,他要处理各种各样的事务。

组词

协调、协同、中心、央协、协会、协商、中和等。

近义词

调和、协助、调节、和谐。

反义词

冲突、矛盾、不协调、不和谐。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