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犹言众口一词。《韩非子·内储说下》:“ 燕 人其妻有私通於士,其夫早自外而来,士适出,夫曰:‘何客也?’其妻曰:‘无客。’问左右,左右言无有,如出一口。” 唐 韩愈 《黄家贼事宜状》:“杀伤疾患,十室九空,百姓怨嗟,如出一口。”
如出一口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为“像从一张嘴里说出来的”,引申指众人的说法或意见完全一致,毫无分歧。以下从权威词典角度解析其详细含义及用法:
核心含义
指多人表达的观点、态度或描述高度统一,如同出自一人之口。
来源:《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4年)第4卷第123页。
语义侧重
强调群体意见的高度一致性,多含褒义,体现团结或共识。
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第1105页。
该成语可追溯至先秦文献:
“燕人惑易,故浴狗矢。燕人其妻有私通于士……其妻曰:‘公焉知之?’主人曰:‘周人恶之,如出一口。’”
此处指众人对某事的厌恶态度完全一致。
来源:王力《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4版,商务印书馆)第321页。
描述群体意见统一
对于这项政策,民众的反馈如出一口,纷纷表示支持。
语境:新闻报道、社会评论。
强调结论相同
专家们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如出一口,均认定数据可靠。
语境:学术讨论、专业评估。
成语 | 核心差异 |
---|---|
异口同声 | 侧重多人同时发声,动作一致; |
如出一口 | 侧重内容高度重合,语义更强。 |
来源:《中华成语大辞典》(中华书局,2009年)第867页。
来源: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商务印书馆)第476页。
“如出一口”是一个汉语成语,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形容许多人说法完全一致,就像从一张嘴里说出来的一样,强调观点或立场的高度统一。
二、出处与典故
最早出自《韩非子·内储说下》,记载了楚国大臣州侯专权,楚王询问左右侍从时,侍从们均矢口否认,回答“无有”,表现出高度一致的说辞。
唐代韩愈《黄家贼事宜状》中亦用此词描述百姓对苛政的怨声载道。
三、结构与用法
四、例句
五、近义词与反义词
该成语通过生动的比喻,揭示了群体言论的一致性,既可反映团结,也可暗含隐藏问题,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
拜车尘百足之虫﹐至死不僵辈作博施济众刬弃带金佩紫店东蹀鞚踧蹜钝磔烦杂愤争抚宥淦瀯呷蛇龟祼鬯贵彊画眉府黄巾起义户扇兼葭教堂京戏急性人崛峍具全勘当空宇鸾驭轮运耄衰马融帐目见耳闻内家兵畔牢品茗掊尅跷减奇蹇清簟任恤日佣人桑织三年之艾杀缝上之回沈俊设主人受命耍牌子厮咬酸式盐素采俗见讨赜脱简土域无拨污水坑相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