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害,大难。《诗·大雅·思齐》:“肆戎疾不殄,烈假不瑕。” 朱熹 集传:“戎,大也;疾,犹难也。”
“戎疾”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和解释如下:
戎疾指大害、大难,常用于描述严重的灾难或困境。该词出自《诗经·大雅·思齐》中的“肆戎疾不殄,烈假不瑕”,朱熹在《诗集传》中注解:“戎,大也;疾,犹难也。”
经典出处
《诗经·大雅·思齐》原文:“肆戎疾不殄,烈假不瑕。”
名家注解
南宋理学家朱熹在《诗集传》中明确解释:“戎,大也;疾,犹难也。”即“戎”表示“大”,“疾”指“灾难”。
戎:
本义为兵器、军事(如“兵戎相见”),但在“戎疾”中取“大”的引申义,属于古汉语中的特殊用法。
疾:
通常指疾病或痛苦(如“疾苦”),此处引申为“灾祸、困难”,强调严重的负面影响。
“戎疾”属于古汉语中的复合词,现代汉语已较少使用,但在研究《诗经》或古代文献时仍有重要意义。类似的古词如“戎马”(指军事)、“疾首”(形容极度忧心)等,均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诗经》原文及朱熹《诗集传》的注释。
戎疾是一个汉字词语,它的意思是战争中的疾病。戎字指的是战争或军事方面的事物,疾字表示疾病或病痛。因此,戎疾指的是在战争中所引发的疾病。
戎疾的部首是戈,并且整个词语共有14画。
《戎疾》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左传》中,其中一句是“戎疾有作也”。繁体字的写法是「戎疾」。
在古代汉字中,「戎疾」有时会以不同的写法出现,例如「戎疾」中的「疾」字有时会写成「疒」,表示“战争引起的病痛”。这种写法在古代文献中常见。
1. 战争带来的戎疾使得许多士兵倒下不起。
2. 在古代,戎疾常常是战场上的隐形杀手。
组词中常用到「戎疾」这个词,可以结合其他词语形成新的搭配。例如:戎疾缠身、戎疾不断。
近义词:军病、战病。
反义词:健康、康复。
暗夜辩人残年策踵尘途称职宠存筹国诞漫的保东使杜隙防微堵嘴贰负梵言非业扞护甘冽阁落关聘故吏黑泉横堂屋画制火电厂计功行封精凿极深研几踞傲巨流口惽窥衅鲲鲕联魁冽清列舍丽蕊緑绮琴卖老缪龙某人摸瞎木香拈掇盘察乾暴秋发三分桑公折本沈整私邸望尘靡及吻别文裘宪典先考小兄弟喜不自胜息鸡草